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时期,我国全部能源消耗超过70%来源于工业,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77%。可见,六大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成效对我国顺利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选择投入-产出模型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对我国高耗能行业CO2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估算与分析。首先,介绍、对比了Leontief和Ghosh投入-产出模型的异同和应用情况,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夯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基于Leontief和Ghosh投入-产出模型推导并计算了研究行业环境责任归属问题的环境责任指标;第四章,分别基于Leontief和Ghosh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六大高耗能行业CO2排放强度对生产技术的变化做敏感性分析,找到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生产技术系数;第五章,基于Leontief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全行业做后向联系乘数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前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深入的解释分析,同时,基于Ghosh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全行业做前向联系乘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深入论证前述敏感性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整个研究分析中,综合使用Leontief和Ghosh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和分析;在讨论行业环境责任归属问题时,根据本研究中的部门设置重新推导适合本研究的环境责任指标;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创新基于Ghosh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挑选出从供给角度出发,对高耗能行业排放强度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生产技术系数;在进行乘数分析时,创新计算了基于Ghosh模型的最终需求乘数。通过环境责任指标和直接环境责任指标的计算与比较发现,虽然六大高耗能行业直接CO2排放量较大,但某些非高耗能行业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实质更大;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高耗能行业本身生产技术的改善,对降低其排放强度更为有效;后向联系乘数分析,从需求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基于Leontief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前向联系乘数分析,从供给的角度证明了对某些关键非高耗能行业进行生产技术改善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