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难度模型的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不仅具有甄选人才的功能,也有立德树人、导向教学的功能。因此,对高考试题难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多数现有的难度量化方法仅能确定试题总体的难度,不能体现难度的成因。而综合难度模型不仅能在事前客观、准确的刻画数学试题难度的整体水平,更能反映出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利用综合难度模型不仅能计算某套试题的整体难度,还能得出这套题为什么比较难,对考生而言哪些方面是有难度的。为了标定并分析高考地理试题的绝对难度,本研究结合地理试题特点及现有研究成果对综合难度模型进行修正,构建符合地理试题特点的综合难度评价模型,并运用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评价模型从知识含量、试题情境、信息呈现方式、设问要求、认知操作能力及推理能力六个难度因素出发,在题型和知识模块两个维度上对2013-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地理试题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选择题来看,试题情境、信息呈现方式、认知操作能力三个因素对高考地理选择题难度影响较大,但不同年份三个因素的水平差异较为显著。知识含量、设问要求、推理能力三个因素对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比较稳定。(2)从综合题来看,推理能力、试题情境、信息呈现方式以及认知操作能力四个因素对高考地理综合题难度影响较大,知识含量和设问要求对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推理能力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作为传统“双基”之一的知识含量则处于绝对劣势。(3)从自然地理试题来看,高考地理试题比较重视试题情境和信息呈现方式,其次是认知操作方式和推理能力,知识含量和设问要求的水平相对较低。(4)从人文地理试题来看,高考地理试题在试题情境方面最为突出,信息呈现方式和认知操作能力的水平也比较高,知识含量、设问要求及推理能力的所处的层次相对较低。(5)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来看,高考地理试题最注重认知操作能力,信息呈现方式、推理能力、试题情境次之,知识含量的水平最低。(6)从整体上来看,各难度因素水平在近七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地理试题中分布并不均衡,试题难度主要来源于试题情境、信息呈现方式、认知操作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四个因素,在试题情境和信息呈现方式上尤为突出,而知识含量和设问要求的在历年试题中的表现均不理想。基于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特征,本研究得出了有关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启示:一是搭建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二是提高读图能力,培养区域视角;三是创设问题情境,重视问题解决;四是强化逻辑推理,发展综合思维。
其他文献
小雪和小丽经常在一起学习,她们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不,她们对下面这道方案设计问题着了迷,并请来高年级的小明做考官,摆开了擂台赛,要一决高下.  问题:某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长方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图案由圆或正方形组成(圆和正方形的个数不限),并且使花坛的面积约是长方形面积的1/2.请画出你的设计方案,用一两句话表示你设计的思路.(π取3.14)  小雪的方案:《旋》,如图
黄43长8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主力层长821、长822砂体厚度大,多为高水饱油水同层。油井投产后普遍为中、高及特高含水。含水上升是影响油藏稳产重要因素:一是油藏底水发育,
“对话式”的评课,改变了原来教研活动“点对面”的局面,激活了教研,焕发了活力,提高了教研实效性。通过优化形式创设教研氛围,问题牵引触发教师参与,主题升华促进专业成长;
数据分析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使其掌握正确的数据描述方法,在解决实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