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3年生盆栽“晚蜜”桃树为试材,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亏水度情况下桃树座果率、新梢和果实的生长、叶面积、叶水势、光合作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蒸发皿系数等的影响。主要从试验观测资料入手,首先讨论了桃树各处理的土水势的情况。其次分析了桃树座果率、新梢和果实的生长、叶面积、叶水势、光合作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各时期不同亏水度的情况下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分析了土水势和叶水势的关系,叶水势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等。此外还进行了蒸发皿系数的计算,对影响盆栽桃树的生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试验结果初步说明,在试验条件下,早期控水对座果率影响很大,座果率与早期控水程度呈反方向变化。受水分胁迫处理的新梢生长比充分灌水的要慢。早期控水处理的叶面积比其他处理要小。果实因水分胁迫的变化比较复杂,早期处理的单果的体积和重量为最大,中期次之,充分灌水最小,但由于各处理挂果有差异,单树产量以早期中度控水最大,其次为中期中度控水。叶水势的变化与水分胁迫关系密切,控水期叶水势低且与控水程度一致,控水越严重叶水势越低,控水过后叶水势的回升有滞后现象。光合作用有较为明显的“午休现象”,与控水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控水严重,其光合速率就低。早期控水对桃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中期控水对桃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较大,随着控水度的增加,固形物的含量也随着增大。蒸发皿系数的变化有一个总的趋势,在桃树的盛花期,都很小,而到八月份之后,蒸发皿系数都相对偏高。桃树在其控水期间,其蒸发皿系数也比不控水的低。而且控水过后一两周内,蒸发皿系数开始上升,但蒸发皿系数比以前试验者大田所得数据要小得多。土水势与叶水势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叶水势的回升有一定的滞后性。叶水势与光合作用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叶水势高,则其光合速率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