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秒脉冲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的阿秒量级(1as=10-18s)脉冲,由于其超短的脉宽,使得人们在原子分子尺度内进行观测、操纵和追踪电子的动力学过程成为了可能,它的发现也极大地推动了微观物理以及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所以为了获得更短的阿秒脉冲,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这样的研究。截止目前,原子在强激光场辐射的高次谐波,由于较宽的频谱范围,并且在截止位置附近有超连续的特点,因而成为了生成阿秒脉冲的首要光源。当前,在实验室中,是用强激光场驱动惰性气体或分子产生高次谐波,进而叠加相应的谐波谱便可获得阿秒脉冲。迄今为止,能获得单个阿秒脉冲的方法有很多。一种方法即是双色、三色场方法,其主要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场来控制电子的量子路径从而使其获得最优的高次谐波来得到阿秒脉冲的,另一种方法便是极化门的方法,其主要是控制电场的极化率来得到阿秒脉冲。 本文的具体工作为: 采用强场近似(SFA)的方法,由极化门与双色中红外激光场(波长为2128nm)的作用下,对氦原子发射的高次谐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氦原子在这种组合场的驱动下,可产生截止位置很高的高次谐波,并且在截至位置附近的平台区域出现了超连续的特点,叠加此高次谐波超连续部分,可获得宽度44.5as的单个超短脉冲,为了对此超短阿秒脉冲的产生机理进行解释,我们对高次谐波谱的发射过程进行了时频分析,分析表明正是由于极化门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极化门以外的阿秒脉冲的发射,从而获得了单个阿秒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