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32只肉用山羊(其中16只泰国本地品种山羊,16只波尔山羊与泰国本地品种的杂交山羊)分为4组,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A:本地品种放牧条件;B:杂交品种放牧条件;C:本地品种舍饲条件;D:杂交品种舍饲条件),即饲养体系对不同泰国肉用山羊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并利用这些研究结果找出最适合当地山羊生产的方式。本试验采用生长和消化代谢试验来进行研究,其试验结果如下:1、生长试验从试验全期来看,A、B、C、D四组日增重分别达到58.63、40.18、36.91和51.49g/d,试验各组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但料重比差异显著,C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次为B组,D组和A组。2、消化代谢试验DM、CP、NDF、ADF的表观消化率在饲喂体系之间差异显著,但在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A、B组日食入氮量显著高于C、D组,(P<0.05),氮存留量A、B组有高于C、D组的趋势;A组ADF消化率高于B组的趋势(P=0.195),C组ADF消化率显著低于D组。3、瘤胃液指标各组间的pH平均值差异极显著(P<0.01),C组的pH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且A组、D组的pH值最接近瘤胃的理想酸度;B组瘤胃液氨氮平均含量显著低于C、D组(p<0.05),A、B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有高于A组的趋势(p=0.201)。D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组所有时段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总量均较高;在多数时段上,A、B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总量较低,C组居中。D组瘤胃微生物细菌数和原虫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A、B、C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B组由低于其他两组的趋势。4、血液生化指标血清尿素氮在14.44~18.63mg/dL范围内变动,A、B、C、D四组血清尿素氮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B组所有时段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均较低, A组血清尿素氮含量较高,C、D组居中。处理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变化为V形,各组均在食后3h下降,食后6h升高。这与瘤胃液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