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山林线是重要的生态交错带和分界线,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因而林线成为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而森林林线的上下迁移,会造成林线区内植被的变动,植被种类及数量会影响凋落物和根系物,影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氮磷钾含量,同时,土壤这些养分指标的变化,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促进林线的迁移。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氮磷钾含量的多少与气候、地形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氮磷钾影响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选择秦岭高山林线,通过室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研究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及变化,讨论了地形因子与土壤中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速效钾、速效磷间的相互关系,拟为秦岭林线研究提供土壤特性方面的基础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区内森林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普遍较高,其中供钾水平达到高之极高的水平。在0-40cm土层垂直剖面,上层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值均高于下层。(2)海拔高度对微生物量碳和速效磷的影响比较大。海拔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微生物量碳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土壤速效磷与海拔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速效磷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速效钾含量与海拔相关性不显著。这表明海拔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速效磷含量的重要因子之一(3)坡度与下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速效磷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下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本研究区内,当坡度>350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之其他低坡度高,这说明一定的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元素的积累具有有利影响。(4)土壤有机碳和氮磷钾含量与坡向的相关性不大。但是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最高值均在阴坡,其分布总体呈现阴坡>阳坡的规律,因为阴坡水分蒸发量少,促进植物生长使得土壤中生物量较高,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根系物的腐殖质速率比土壤有机碳和养分释放的速率高,从而有利于碳和养分的积累,这与相关学者研究大致相同。(5)山地的海拔、坡度和坡向可以综合反应当地环境质量状况,受海拔、坡向、坡度的综合影响,本地森林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不同,进而影响森林土壤特性;反过来土壤特性通过热量和水分等生态因子的变化影响植被系统,进而影响其凋落物种类及其腐殖质过程。在三个影响因子中,海拔的相关性最大、次之为坡度、最小是坡向,但各指标随海拔变化的变异规律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