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患儿父母静脉采血态度和使用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意愿;调查儿科护士静脉采血现状和使用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意愿;对比超声引导和盲穿在外周静脉采血困难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的操作注意事项。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9月青岛某三甲医院儿科132名住院患儿的父母,发放患儿父母静脉采血调查问卷,调查患儿父母静脉采血态度和使用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意愿。2.2017年6月~2017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某三甲医院132名儿科护士,发放儿科护士静脉采血调查问卷,调查儿科护士静脉采血现状和使用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意愿。3.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青岛某三甲医院儿童重症医学中心和小儿内科106名1~3周岁外周静脉采血困难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超声引导外周静脉采血组(实验组)和盲穿外周静脉采血组(对照组),每组各53例。记录两组患儿一般资料、首次采血成功率、采血总成功率、探针动作次数、穿刺针数、操作时间。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超声引导和盲穿在外周静脉采血困难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患儿父母对静脉采血不能一针见血的担心程度较高;当患儿第一次静脉采血失败时,患儿父母主要表示焦虑,希望更换高年资护士进行静脉采血,认为静脉采血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护士技术原因;当患儿多次静脉采血失败时,患儿父母主要表示焦虑,同时表示愤怒的患儿父母增加,希望放弃此次静脉采血,认为静脉采血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护士原因。患儿父母有较强的使用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的意愿。2.儿科护士静脉采血频率较高;对静脉采血不能一针见血担心程度较高;儿科护士在静脉采血失败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第一次静脉采血失败时,多由此护士继续穿刺;儿科护士大部分在2次静脉采血失败后选择换人穿刺;儿科护士认为静脉采血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患儿血管原因。儿科护士有较强的使用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的意愿。3.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的首次采血成功率为96.23%,高于盲穿外周静脉采血首次采血成功率6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的采血总成功率为100%,高于盲穿外周静脉采血总成功率9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的穿刺探针动作次数少于盲穿外周静脉采血的穿刺探针动作次数[1(1~2)vs.3(3~4.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的穿刺针数少于盲穿外周静脉采血穿刺针数[1(1~1)vs.1(1~2)]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的操作时间长于盲穿外周静脉采血操作时间[134(126~154)vs.88(95~296)]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患儿父母在患儿静脉采血失败时出现不满、焦虑与愤怒等情绪,认为静脉采血失败主要是护士原因;患儿父母有较强的使用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的意愿。2.儿科护士在静脉采血失败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儿科护士有较强的使用超声引导小儿外周静脉采血的意愿。3.与盲穿外周静脉采血相比,超声引导外周静脉采血困难患儿静脉采血可以提高首次采血成功率、采血总成功率,减少探针动作次数、穿刺针数,而操作时间长于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