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与金融环境的日益一体化,迫切需要一套规范复杂的金融工具交易的通用会计准则,而金融工具本身的复杂性和实务界对准则修订的不同取向和博弈过程,导致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改进一直存在困难。为了进一步简化金融工具会计和应对金融危机,IASB决定分阶段取代IAS 39,并于2010年10月发布了IFRS 9完成了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方面的工作。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我国2006年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针对金融工具的四份具体准则。但是我国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相关内容制定的,其中确认与计量的准则是参照IAS 39制定的,而其仍然处于不断的演变与改进之中,因此加强对IFRS 9的理解、跟踪,并且参与到国际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与改进过程中,对于改进国内的准则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综述,提出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以及研究办法。第二章,详细介绍了IFRS 9与IAS 39在分类和计量方面的变化,并对IFRS 9的变化进行了评价。本部分分别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入手,针对变化的几个方面,介绍征求意见稿中的建议及修改的原因,并简单地讨论了变化的优劣。第三章,介绍了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CAS 22的应用现状,通过整理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并结合雅戈尔的年报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工具准则实际运用情况,总结了应用中的现存问题。第四章,主要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分析IFRS 9可能对我国产生的预期影响,并结合相关的年报数据分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进行分析。第五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运用IFRS 9预期存在的困难,为我国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建议。本文的贡献与不足之处。本文的贡献在于:首先,对比梳理了IFRS 9相对于IAS 39的变化,从征求意见稿出发,分析了修改的原因。其次,收集数据对我国目前分类和计量的现状进行分析,确实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思考IFRS 9的改进是否是可行的。再次,对我国实施IFRS 9可能的预期影响分行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证分析,为我国准则修订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基础。本文的不足在于:首先,对于分类和计量只是从整体层面进行概括分析,没有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在分类方面没有讨论初始分类和重分类的选择问题,在计量的分析上并没有区分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终止计量。其次,对于我国金融工具准则应用现状的分析,主要是截取整体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的,没有分行业进行分析,尤其是在计量方面的公允价值选择问题上,仅选取了一家公司,不能代表所有的行业情况,有一定的狭隘性。最后,在对IFRS 9的预期影响进行分析时,虽然区分了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但是数据未能涵盖所有的上市公司,并且对非金融行业的影响只是选择了制造业,简单地进行了重分类处理,对未来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