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慢行空间是具有通勤、休闲、游憩等诸多社会属性的多维空间,是实现低碳、环保、资源集约的有效土地应用方式,慢行空间注重人的体验性与互动性,有缓解交通拥挤、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彰显城市特色等各个方面的优势。然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环境与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慢行空间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所吞噬,即便是现存的景观空间中也存在着功能趋同、景观形象单一等诸多问题。整个慢行空间的出行环境质量较低,出行的连续性不够完整,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随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人们开始反思城市空间设计通病并呼唤慢行的回归,慢行空间对城市发展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城市慢行空间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人们开始对现代空间布局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在当前的城市慢行空间景观研究中,更多的是在于交通方面的分析,对于慢行空间景观环境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对城市慢行空间的发展进程展开了系统完整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慢行景观做了梳理与总结,明确城市慢行空间的基本内涵,阐明慢行活动相关特点并对慢行空间的不同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不同地域的慢行景观特色,利用多学科知识把握其与城市各个层面的联系,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设计策略。希望能够对城市慢行空间景观设计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与意见,为人们的慢行出行营造完整、连续、多样的高品质慢行空间,使城市慢行空间之间呈现出不同地域特色,塑造个性化的慢行空间景观形象。同时,改变以车为先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营造绿色健康、自然生态的城市慢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