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乙肝病毒(HBV)是肝病毒科的一种嗜肝DNA病毒,全球约3.5亿人感染乙肝。尽管目前疫苗接种非常安全、有效,但发展中国家慢性HBV感染率仍较高,HBV病毒的感染可导致多种肝外疾病的发生,其中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是最为常见的一种HBV感染引起的肝外相关疾病。自Combes等人首次报道HBV相关性肾小球疾病以来,世界范围内逐渐发现更多的HBV-GN病例。现今已有报道显示,免疫电镜下,观察HBV-GN的肾脏组织超微结构,发现肾固有细胞内存在HBV DNA的复制和Dane颗粒,同时,PT-PCR检测技术可直接检测到HBV-GN组织中存在HBV DNA的复制,这些研究均提示HBV持续感染可诱发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炎,因此还应考虑HBV直接感染所导致的肾脏组织损伤。但目前HBV-GN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基础免疫学研究发现,PYHIN家族的AIM2、IFI16为细胞内双链DNA感受器,主要位于细胞核内及胞浆中,可通过识别来源于线粒体或细胞核溢出的宿主dsDNA等信号,可促使IFI16寡聚化并招募位于内质网上的STING,进而激活STING-TBK1-IRF3信号通路,诱导Ⅰ型干扰素(IFN-I)或凋亡相关斑点状蛋白(含CARD(ASC)-caspase-1依赖性炎症小体)产生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IL-1 β和IFN-I作为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在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过度激活IFN-a/b受体(IFNAR)或caspase-1可导致IFN-I或IL-1 β的过度分泌,并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从细胞核移位到细胞质中的IFI16,可通过其N端含有PYD/PYHIN区域召集中间蛋白ASC并形成炎性小体,进而激活Caspase-1,诱导IL-1 β、IFN-1 β、IL18等炎性因子产生,从而参与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相应组织损伤。虽然IFI16通过STING-TBK1-IRF3诱导了 ASC依赖的炎性小体通路和IFN-b通路,但IFI16与HBV侵袭及其导致炎症反应之间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Dane颗粒的中心部位是环状并含有缺口的双链DNA,同时,免疫电镜下已发现肾固有细胞内存在HBV DNA的复制和Dane颗粒。因此,肾脏固有细胞胞浆内的IFI16也有可能识别HBV DNA并结合激活,导致Caspase-1活化和IL-1 β的成熟、分泌和释放,从而导致肾脏炎症发生,可能是HBV-GN患者肾损害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IFI16作为胞内ds DNA感受器,可被多种病毒、细菌等外源病原体诱导启动炎症反应,在固有免疫、细菌病原体感染及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预测IFI16可能在HBV-GN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探讨HBV感染的肾小球固有细胞中IFI16的表达水平,及其过表达与Caspase-1、IL-1 β等炎症因子及肾脏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5例慢性肾炎(CN)患者,其中HBV-GN 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CN)25例。所有的病人均根据要求行肾脏穿刺取得肾脏组织标本。首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BV感染的肾小球固有细胞胞浆中IFI16的水平,及其与Caspase-1、IL-1 β炎症因子以及肾脏炎症之间的关系。后将 HGM 细胞和 HEK-293T 细胞分为 3 组:IFI16 和 pcDNA3.0-1.1HBV DNA 共转染组(过表达组,OE)、pcDNA3.0-1.1HBV DNA转染组(阴性对照组,NC)和空质粒转染组(空白组),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Caspase-1和IL-1 β的表达。研究结果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行*列表的双向无序x 2检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样本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采用Spearman’ s检验分析相关性。P<0.05表示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IFI16主要表达于HBV-GN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胞浆及内皮细胞内;2.IFI16在HBV-GN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GN中的表达(80%vs 24%,P<0.05);3.IFI16在不同病理类型的HBV-GN和不同HBV相关抗原在肾脏的沉积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97,P=0.510):4.HBV-GN 中 IFI16 的表达与 Caspase-1(rs=0.998,P<0.01)和 IL-1 β呈正相关(rs=0.953,P<0.05);5.IFI16过度表达增加了 HBV转染的HGM和HEK-293T细胞系中Caspase-1和IL-1 β的表达水平;[结论]HBV-GN患者中IFI16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肾脏炎症程度呈高度相关性,因此我们推测在HBV感染或复制过程中,IFI16过表达可能导致炎症性肾损害,为研究HBV-GN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治疗靶点和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