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学习的过程由于受到语言环境、语言水平、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再像学习的初步阶段那样稳定地提高而是处于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这种现象就是外语学习中的石化。在近30年的时间里,国内外很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就此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阐释,其中许多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石化现象的起因及由石化所引起的错误类型,然而针对中国大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持续性错误的特点及形成的内部过程研究甚少。本文主要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所犯的持续性语法性错误进行分析研究,旨在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避免持续性石化错误的出现。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有关石化现象的文献并结合论文的理论依据进行回顾反思,据此,作者对大同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30位同学每人完成的四篇作文做了系统地分析并结合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作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作者首先对作文中的错误使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同时,对错误类型、数量及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定量研究,得出以下四个结论:1.学生所犯的石化错误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系统性、可渗透性、持久性;2.教师在相关方面的语法指导有助于学生逐渐减弱持续性错误的产生;3.学生在作文中产生的这些持续性的语法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呈动态过程,即它们处于暂时性石化状态且没有被永久石化;4.作者提出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输入和输出方面得到平衡同时给予有效地教学反馈;对于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在英语学习中注意将语言内容的表达和句型的使用相结合也十分必要。作者希望此项研究可以有助于今后对于英语学习中石化现象的进一步探索,并推动对与之相关的语法性错误分析更加深入细致;与此同时,能够给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学及学习方面予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