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93例复发性卵巢癌(Recurrent ovarian cancer,RO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同临床特点对卵巢癌复发无瘤生存期(Disease free interval,DFI)的影响,不同治疗方式对复发性卵巢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复发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旨在预测卵巢癌易复发因素,延缓复发时间,优化复发后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RO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因卵巢癌、输卵管癌与腹膜癌诊治指南一致,故本研究同样回顾性分析了此期间输卵管癌与腹膜癌复发的病历资料。分析年龄、新辅助化疗、初次手术肿瘤最大直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初次术后残留肿瘤大小、初次手术后化疗疗程数这8个因素对患者DFI的影响。依据复发后不同治疗方式分组,按照是否使用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分为: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Secondary cytoreductive surgery,SCS)联合化疗44例(手术组)和单独化疗49例(非手术组);按照是否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分为: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靶向治疗组)19例和常规化疗74例(非靶向治疗组)。通过研究这两组不同治疗方式对ROC患者的PFS和OS的影响,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初次术后残留肿瘤大小、初次手术后化疗疗程数与DFI有关(P<0.05);年龄、新辅助化疗、初次手术肿瘤最大直径、病理类型与DFI无关(P>0.05)。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越高,临床分期越早,初次术后残留肿瘤越小即肿瘤细胞减灭术越满意,初次术后化疗疗程越足量、规范,患者DFI越长。2.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初次术后残留肿瘤大小与DFI相关,是卵巢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93例ROC患者中位PFS为12月,中位OS为29月。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8月和10月(x2=7.299,P<0.05),中位OS分别为32月和24月(f=6.075,P<0.05),手术组中位PFS和中位OS均较非手术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治疗组和非靶向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2月和12月(x2=0.025,P>0.05),中位OS分别为26月和29月(x2=0.308,P>0.05),靶向治疗组与非靶向治疗组中位PFS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治疗组较非靶向治疗组中位OS缩短,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OC患者的DFI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初次术后残留肿瘤大小、初次手术后化疗疗程数相关。2.新辅助化疗、初次术后残留肿瘤大小是卵巢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3.ROC患者复发后使用SCS联合化疗可延长其临床缓解期,提高其生存率;靶向药物治疗对其临床缓解期、生存率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