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长8储层的镇北油田区块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以钻井、试井等资料为基础,系统的研究了该区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储层特征、物性特征、储层“四性”关系,通过对镇北区块的地质条件研究和小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对各小层的孔渗饱物性参数进行了描述,并对该区块开发有利区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及认识:1.镇北油田长8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有四种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坝和分流间湾,主长811、长812-1、长812-2小层的河道砂体占主体部位,也是本区的最佳储层和主力油层,河口坝、席状砂次之。2.镇北长81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杂基以云母和硅质为主;胶结物主要是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储层孔隙以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层平均孔隙度为9.3%,平均渗透率为1.72×10-3μm2,储集砂岩的物性普遍较差,属低孔特低渗型储集砂岩。排驱压力平均值为1.43MPa,孔喉半径平均值0.71μm,中值压力平均值7.43MPa,最大进汞饱和度平均值83.47%;3.利用地质约束储层四性评价建立了该地区储层“四性关系”,通过绘制孔隙度、渗透率等交汇模板图对该区物性分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物性参数受控于沉积相分布,较好的储集相带物性一般较好。4.根据研究区沉积的构造背景、沉积微相、储层特征、“四性关系”等,结合目前开发区的勘探开发现状及试油信息,分区建立油层识别图版和产能预测图版,分出三类储层并优选出8个建产有利区,预计镇北长81可建产68×10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