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框架下大陆与香港货币合作问题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货币合作是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变革,也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货币体系的主流趋势,区域间的金融竞争将取代个别国家间的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区域金融集团将成为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强者。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努力地逐步实现中国内部货币融合,对提高中国在21世纪世界经济中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台湾问题的政治敏感性,以及澳门与香港经济结构的相似性,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合作问题。并着重从香港与大陆经济联系密切程度、日益提高的经济正相关性,以及港币与人民币在大陆与香港相互流通粗具规模这几方面入手,对香港与大陆货币合作的意义、条件、现实基础、可行性及实现步骤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全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有关货币一体化和大陆与香港货币合作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情况。 第二章介绍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过程,阐述货币一体化的制度渊源和发展背景,并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实践中得到区域货币合作及一体化特征和路径选择的启示。 第三章从CEPA框架下,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经济融合日益增强的背景出发,介绍大陆与香港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根据经济联系密切程度、经济正相关性、两地货币自发流通与使用情况对大陆与香港货币合作进行可行性分析,说明香港与大陆不仅适合组成最优货币区,而且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而目前尚不能满足的条件,最终都是可以实现的,只是短时间内不可操之过急。 第四章指出大陆与香港货币合作的演进过程是逐步,渐进的,分析探讨两地货币合作的顺序及目前努力方向,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在香港顺利开展人民币个人业务;二是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三是建立大陆与香港的汇率机制;四是最终过渡到香港与大陆的单一货币区。 结论:本文从经济联系、市场融合、生产要素流动的视角,分析了两地货币合作的前提条件、现实基础及可行性;并将欧洲货币一体化经验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探讨了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实现货币合作的努力方向及相应的策略措施。最后得出,在大陆与香港经济联系日益增强,彼此依存度逐渐提升的背景下,两地进行货币合作是具备其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的。
其他文献
管理层收购(MBO)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伴随着欧美国家金融市场的创新之风诞生、并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过去二十年来西方国家在公司结构和法人治理方面深刻变革和巨大变化的
金融资产价格的频繁波动是证券市场的显著特点之一,波动率是风险的一种度量方式。准确的计量证券市场风险大小和风险因子的构成,对于制定合理的资产管理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