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压实造成大面积农田土地退化。受压中土壤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内部生态平衡被打破,肥力减弱农作物减产。目前对土壤压实研究往往通过田间人工取土,测量土壤坚实度、渗水性等静态物理指标,再结合作物根系生长和微生物活性进行描述和分析土壤压实成因和后果,但未弄清土壤压实形成过程,同时人工取土步骤繁琐,破坏土壤结构。为进一步监测土壤压实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对土壤样本进行采集,系统化研究土壤压实问题。研制田间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压实造成大面积农田土地退化。受压中土壤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内部生态平衡被打破,肥力减弱农作物减产。目前对土壤压实研究往往通过田间人工取土,测量土壤坚实度、渗水性等静态物理指标,再结合作物根系生长和微生物活性进行描述和分析土壤压实成因和后果,但未弄清土壤压实形成过程,同时人工取土步骤繁琐,破坏土壤结构。为进一步监测土壤压实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对土壤样本进行采集,系统化研究土壤压实问题。研制田间移动压实采样平台对研究土壤压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土壤压实进行机理分析得到受压过程中土壤承压特性和应力传递特性,提出智能原位土壤压实采样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对平台压实装置、采样装置、升降机构和移动平台进行结构设计,并对液压传动系统和伺服传动系统进行计算和选型,实现平台对压力精确控制和土壤样本采集工作。通过需求分析得出监测系统需要动态监测压实过程中土壤表面应力、内部应力以及下陷位移,基于STM32系列微控芯片为控制核心设计土壤压实过程监测系统,分别从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最后对监测系统功能进行测试与调试,实现平台对土壤压实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动态监测。田间土壤压实采样试验相对于传统室内压实试验结果表明智能原位土壤压实采样平台满足田间加载要求和动态实时测量土壤应力-应变关系,操作简单,对土壤扰动程度较低,满足田间土壤压实过程监测以及样本实地采样。2)以重塑砂姜黑土和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智能原位土壤压实采样平台进行麦秸土壤压实试验,以重塑砂姜黑土为样本对照研究深翻后土壤中麦秸含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麦秸含量不同时,麦秸土壤仍满足Bekker承压模型。对下陷深度分别为40、60、80、100mm麦秸土壤进行拟合分析得出麦秸比例与土壤承载能力的关系满足一阶多项式模型;并通过数据拟合测定0、15、30、45、60%体积比麦秸土壤内摩擦和内聚角变形模量以及变形指数参数值;从土壤特性分析,土壤变形指数受麦秸含量影响,麦秸比例与土壤变形指数的关系满足二阶多项式模型,随着麦秸比例升高,土壤变形指数由2.55逐渐降低为1.68,土壤变形指数最高2.59。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当前检测技术难以在风电叶片服役条件下进行内部缺陷的检测,而停机检测存在效率低下、影响经济效益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搭载的风叶内部缺陷超声检测装置,并开展相关测试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本文主要从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核心部件的设计与分析和样机试验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文章的重点研究内容和重要结论如下:1)分析国内外风电叶片检测方式的研究现状,得出常规超声探伤法已可成熟应用于风电叶片内部缺陷的检测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品,其种植面积约为500万hm~2,所以甘薯收获机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但目前的甘薯收获机在收获作业时还会存在:明薯率低、伤薯率高、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大、机架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振动式甘薯收获机进行设计与试验,用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了我国甘薯的农艺模式和收获要求,确定了甘薯收获机的整机设计方案。该收获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语义分割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无人驾驶、医疗图像分析、遥感图像处理等诸多领域。目前对于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采用传统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方式,传统卫星遥感技术覆盖范围大,但其缺乏实时性、重访周期长,易受云层影响,难以获取高质量的遥感影像;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影像分辨率、时效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大多需要人工获取。因此,论文以校园土地利用现状为例,采用无人机遥感影像作为基础
焊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连接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农业机械装备生产、工业生产等行业。由于焊接过程中环境的复杂与焊接技术的影响,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局部缺陷。焊接部位一旦出现故障,轻则导致焊接结构的失效,重则导致人员伤亡,为了保证焊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焊接部位材料的精准检测非常重要。传统上基于X射线焊接图像的质量评定的方式采用人工评定,但是人工评定具有费时费力、依赖评定人员的素质等缺点。
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无人农场”等试验场地的出现,农业耕作方式也逐步向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播种作为玉米耕作的重要环节,一直被作为研究的重点。目前传统玉米播种机主要利地轮驱动排种器主轴实施粗放式排种,该方式结构简单、易出现地轮打滑导致漏播、重播现象。秸秆还田的农业发展背景下使得播种作业的难度加大,传统机械式播种作业质量下降。为提高玉米播种机排种均匀性和系统的高效性,本文基于北
整形是形成名优绿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做形过程茶叶不断获得热量以散失水分,在热、力等作用下逐步形成茶叶特有的外形。而这一过程,茶叶在制品的做形效果是否达到要求一直依靠人工评判,严重制约茶叶整形机械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以条形名优绿茶加工过程中应用广泛的理条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视觉和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构建了条形名优绿茶理条机的自适应调控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建立理条过程茶叶
精量播种作为玉米生产的重要环节,其过程的准确性影响着种子在田间株距的均匀性,其中导种管过程作为播种的最后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外学者对于精密播种的导种过程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装置设计,但是仍然存在着导种过程中种子与管壁的碰撞问题,此问题严重影响种子在田间的粒距均匀性。针对导种过程中存在的影响粒距均匀性的碰撞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环形气吹辅助导种装置,经过一系列的仿真分析、理论研究、正交试验
若尔盖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湿地,其生态价值具有全球意义。文章回顾了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研究,并结合遥感数据对湿地生态资产的构成和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若尔盖高原湿地的生态资产构成应包含水、土和生物三部分,而若尔盖湿地生态保护与利用面临湿地面积减小、生态系统服务下降、碳汇功能减弱、人为破坏未得到有效修复等问题。三生空间重叠和国家公园建设加剧了牧区与保护区的人地关系矛盾,若盖尔
为了解决前胡收获过程中固定式挖掘铲存在的挖掘阻力大、能耗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振动减阻的理论,通过建立挖掘铲离散元模型,利用EDEM软件对挖掘铲进行振动挖掘仿真,得到挖掘铲减阻降耗的方法和途径。设计振动挖掘土槽试验台,通过在试验台中的实际试验,验证了离散元仿真的有效性。主要内容如下:1)土壤参数测定。为建立离散元仿真模型和制备土槽土壤时更加接近田间实际情况,对土壤的质地、含水率、坚实度、湿密度等物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关节损伤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老年人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医学上治疗关节损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人工关节的置换,钛合金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成为人工关节最常用材料之一。耐磨性作为评价人工关节材料好坏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探究人工关节植入物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对于人工关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Ti-6Al-4V钛合金材料为研究对象,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