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对2012年全球范围内27个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估计。报告显示,2012年共有141,000,000新发病例,其中有82,000,000例死于癌症。最常见的肿瘤分别为肺癌(1820,000例),乳腺癌(1670,000例),结直肠癌(1360,000例);死亡率最高的是肺癌(1600,000例),肝癌(745,000例),胃癌(723,000例)。胃癌是全球人口的第三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1]。陈万青等通过对大数据的统计估计了中国人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率。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将有4292,000例新发癌症病人和2814,000例死亡,其中胃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稳居所有肿瘤的第二位[2],5年生存率也只有大约20%[3]。胃癌,指的是来源于胃黏膜的肿瘤(腺癌)、来源于胃壁结缔组织的肿瘤(胃肠道间质瘤)、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组织的肿瘤(类癌)以及来源于淋巴组织的肿瘤(淋巴瘤)[4]。目前胃癌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但是许多经过胃根治性性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依旧会存在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其中,腹膜转移就是最常见的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占总复发率的20%-53.5%[5-8],中位生存期短,仅为3.1-5.7个月,生活质量差[9-12]。而胃癌腹膜转移患者会产生恶性腹水。胃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比较隐匿,大部分初诊时已为晚期,多数已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效果差。近十几年来,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患者的化疗疗效仍不理想[13],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大多进行姑息化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14,15],此外,与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是全世界胃癌治疗的发展趋势。1951年,人类第一株肿瘤细胞Hela细胞建立,至今已经60多年。至此,人类肿瘤细胞系对癌症的研究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癌症治疗的发展,造福于人类[16-18]。癌症往往肆意地在人类体内疯长,矛盾的是,却很难在体外培养基中生长。那么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的细胞系模型可以预测病人对各种药物系统的反应,这将会极大的提高新药的开发,最终实现癌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19]。原代细胞培养,就是将取得的肿瘤组织或细胞在体外进行首次培养,通过原代培养获得的肿瘤细胞可为日益深入的肿瘤研究及治疗提供充足有效的细胞来源。原代培养细胞离体时间短,性状与体内相似,为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的研究,绘制肿瘤转移瘤基因图谱,抗肿瘤药物敏感性检测,甚至肿瘤的基因治疗等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尽管建立肿瘤细胞系的技术方法在不断改进[17],至今仍然很难找到一种将人体肿瘤规范化高效率的建立成高质量、永恒的细胞系的方法。所以能够体外成功获取胃癌原代细胞是实现胃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手术标本获取不易,而且许多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时机,使得通过原发肿瘤进行原代培养获取肿瘤细胞株变得比较困难。而获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腹水相对容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可以成为建立原代肿瘤细胞很好的来源。目的本实验主要以胃癌患者腹水来源的胃癌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目的就是探索出一种相对成熟的原代细胞培养技术及纯化后细胞株的鉴定方法,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侵袭机制的研究,绘制胃癌转移瘤基因图谱,抗肿瘤药物敏感性检测,甚至胃癌转移瘤的基因治疗等研究提供一个有效平台。方法搜集临床胃癌患者新鲜腹水来源的胃癌细胞并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主要通过低浓度胰酶消化法及差速贴壁法进行原代细胞的纯化,获得能够稳定传代的胃癌转移瘤细胞株。并通过观察细胞形态、H&E染色、免疫荧光检测、绘制细胞增殖曲线、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建立1例能够稳定传代的腹水胃腺癌细胞株(本实验室将其命名为CFJ)。该细胞株细胞形态一致,表达上皮的生物标志物,细胞核呈现出明显的异型性,有一定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能在裸鼠皮下成功构建移植瘤模型,并可见裸鼠纵膈、腋窝等多处淋巴结转移。结论胃癌转移性腹水可以成为建立原代肿瘤细胞的很好来源,获得并纯化的肿瘤细胞系可为后期胃癌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