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月河与他的小说《康熙大帝》,凭借平民的视角歌颂一代伟大帝王的业绩,堪称现当代历史小说中的领军之作。本文采用由外及内的研究思路,分别从小说整体构建、人文情怀溯源、文本特色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着手,目的在于以《康熙大帝》小说为研究基础,探寻其人文情怀的深刻蕴藉和现实意义。第一部分概述整部《康熙大帝》小说的故事梗概以及小说的文学史地位。首先分卷介绍小说的基本内容,理清故事脉络。其次,概括介绍作者二月河生平,通过对比二月河的历史小说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区别,探析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够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原因。第二部分采用文本细读法,从小说原文入手阐释人文情怀的主要表现:以忠良之臣深解忠诚、以民贵君轻解读民生、以市井繁华彰显社会和谐、以满汉一家呼吁民族平等,等等。由点及面、由小及大、由部分及整体,充分挖掘其人文情怀的艺术隐喻。第三部分从文学史角度出发,首先论述人文情怀是民族发展历史中自发的先进思想的产物。人文情怀的表述可追溯至史前神话时期,神话英雄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百姓造福;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提倡仁爱和美善,无不闪耀着人文情怀的光辉;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法律规范——礼乐制度,通过克己复礼实现大同社会;突破贫贵雅俗的界限,探寻千百年来文人雅士推崇的布衣侠气与古雅之风。把握人文情怀发展的历程,以揭示二月河人文情怀灵感的来源。第四部分运用例证法,从多个角度分析《康熙大帝》小说中人文情怀的艺术呈现。首先,从章回体小说的叙述形式、“拟古”化语言的表达形式以及文本现实诉求与主流意识形态同构三个方面论述小说人文情怀的文本特色;其次,以康熙皇帝、太医胡公山和运筹帷幄的周培公为例,分析小说人文情怀人物的塑造;第三,深入研究小说关于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平三藩、立皇储的故事情节建构。第五部分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立足于信息化大发展的今天,着力探讨人文情怀的研究对民族振兴、个人修养以及文学走向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