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li_u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后,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日益凸现出“杯水车薪”的矛盾。为缓解经费短缺,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作出了重大调整——全面实行收费制度。此项制度经过几年的试点运行,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国家经济总体不发达,且发展极不均衡、居民收入的地区差异甚至个体家庭差异很大,一些学生及其家庭无法承担高额的高等教育费用,因贫失学,因学致贫时有发生。为了让每一个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引进了国外的做法,为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学生贷款。目前,我国的学生贷款其实是一种无担保的商业银行信用贷款。这项由政府强制推行的“公益性”与“盈利性”相矛盾助学贷款制度,自1999年以来,进展一直缓慢。特别是进入偿还期后,普遍出现了学生欠贷违约现象,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着严重的贷款回收风险。因此,如何改革我国学生贷款的运行机制,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促进我国学生贷款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学生贷款制度能否健康良性运转,关系到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生贷款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学生贷款的运行机制及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与管理作了深入探索,运用了规范研究、比较研究、因子分析、博弈理论等多种经济学研究方法,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对我国学生贷款政策的改进和有效实施作了理论分析和实践层面的探讨。(一)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全面回顾了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以及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等基础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开展学生贷款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阐述。此外,本文还进一步从公共经济学理论这个新的视角上补充探讨了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问题。这也是学生贷款能否持续高效运转的重要理论基础。因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离不开学生贷款,学生贷款应该与高等教育收费配合起来,从而达到效果最优。(二)学生贷款产生并发展至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学生贷款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有些国家或地区的效果却不太理想,甚至陷入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本文从比较分析的角度,总结并分析了国际上开展学生贷款的经验与教训。吸取这些经验与教训,对于起步晚、尚须完善的我国学生贷款制度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认为,高效的学生贷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学生贷款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②政府至少应充当贷款的补贴者与担保人的角色;③建立多元化、针对性强的贷款方案是扩大一个国家或地区学生贷款规模的重要途径,学生贷款的具体方案要适合国情;④贷款的偿还机制须考虑毕业生的偿还能力,为此须设计多样化的偿还方式,分期偿还额度要在可承受限额之内;⑤建立完善的税务征管系统和公民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等。(三)我国学生贷款制度自1999年正式推行以来,其产生的背景与其它国家或地区有许多的类似之处,也有自身特点。实行的时间不长,但历程曲折。本文从我国学生贷款的背景与历史沿革出发,全面回顾我国学生贷款的实践历程,并对目前我国学生贷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学生贷款的运行机制,以及加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四)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要素解构方法,从我国学生贷款运行机制的贷款对象选择、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以及偿还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学生贷款对象的确定上,由于我国学生贷款的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指标评分体系的贫困生确定方法,并指出对象确定必须遵守的工作步骤和原则。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方面,本文认为合理成本分担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相对完善的成本确定模式;②全面兼顾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原则:③最大限度弱化成本分担的负面影响等。笔者还提出了构建有效成本分担机制的改进办法:①确定政府在成本分担中的主体地位;②扩大高等教育发展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资助:③建立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匹配评估体系;④明确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成本分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⑤在偿还方式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情,提出了建立以分期偿还为主体,适当按地区收入比例和提供国家代偿职业为两翼的偿还体系,即“一体两翼”的学生贷款偿还机制。这样既能促进我国贫困山区或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以及社会地位欠佳的基础性行业的发展,又能够给予接受贷款学生多样化的偿还方式选择,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的学生贷款运行机制。(五)学生贷款是没有任何保证方式的纯信用贷款,商业银行作为学生贷款的主要发放机构,无疑面临着很大的信用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学生贷款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成因,重点应用了博弈方法从商业银行与受贷学生两个角度对学生贷款的风险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六)基于上述风险分析,本文从银行角度对商业银行学生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学生贷款信用风险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学生贷款风险的管理,笔者认为以下措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①建立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基金制度;②学生贷款证券化;③建立有利于学生贷款风险管理的政策机制等。学生贷款制度是实现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权利、确保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措施。这项制度必须切实深入地开展下去,本文针对学生贷款制度在现实运行过程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全面、辩证、发展的思维观,对学生贷款的运行机制以及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受作者学术水平的限制,本研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某些分析可能不透切,有一些解决措施的可行性还值得商榷。因此,对我国学生贷款进行深入研究的路途还很漫长,笔者只想在此抛出一块“砖“,期待引出更多的“玉”。希望更多学者参与研究,早日解决我国学生贷款中存在的问题,让这项制度真正利国利民。
其他文献
学业压力是中学生群体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不同的压力感受会引发不同的应对策略。国内已有系统研究外显学业压力感受的相关文献,但是对于内隐学业压力感受,国内还没有见到
明天就要嫁人了,新郎不是我的初恋.  很多人结婚的对象都是自己的初恋情人,而在结婚前却都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个曾被你抛弃或抛弃你的人.爱情像个孩子一样也在发育成长,也会
期刊
期刊
金湖县某养殖小区的部分种鹅养殖户,在春季不断发生鹅死亡,经确诊为禽巴氏杆菌病。1养殖情况在入江水道滩圩,有30多户饲养户,彼此相距300~1000米,共养44533只,公母比为1:5,平均
随着广告行业高速发展,广告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着许多严峻的问题。针对高校学生的广告大赛正是对广告教育现状的一次改革尝试,他整合了广告主、媒体、广
<正>合同节水管理是指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以合同形式,为用水户募集资本、集成先进技术,提供节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务,以分享节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资、获取收益的节水服务机制。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实施贝那普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