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WiMAX-OFDMA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43435dsfsdf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IEEE802.16e标准的移动WiMAX(WorldwideInteroperatingblityforMicrowaveAccess)技术是目前普遍关注的一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它选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作为其物理层核心技术。OFDMA技术兼具了OFDM技术有效对抗多径干扰和频谱利用率高的特点,并且它能通过灵活的子载波分配方式,动态的分配时频资源块,实现时频资源共享及多用户接入。 OFDMA系统通常采用相干检测,而相干检测需要知道每个子载波上的精确信道频域响应(CFR),因此信道估计对整个OFDMA系统性能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由于移动WiMAX系统要求对中高速信道场景的支持,这也对OFDMA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本文重点研究了移动WiMAX-OFDMA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深入研究OFDM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移动WiMAX物理层标准(IEEE802.16e协议),详细分析了OFDMA下行系统的多址接入原理、发送流程、帧结构和子载波分配方案,并介绍了仿真使用的物理层链路等内容。 2.研究了OFDMA系统中基于导频辅励的经典信道估计算法。重点分析了基于频域插值拟合的系列算法,基于最大似然(ML)准则的算法和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系列算法,并在移动WiMAX下行帧结构以及基于簇的导频插入方式下,分别讨论了各种算法的性能优劣和适用场景。同时,在基于簇的导频插入方式基础上,提出准梳状导频模式的算法思想,并将该思想与频域插值拟合算法和最大似然算法相结合,进行了算法的优化,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3.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分布导频的DFT插值改进算法。由于移动WiMAX下行PUSC模式中导频非均匀分布并且带有虚拟子载波,因而无法直接利用DFT插值算法。此处利用频域相邻子载波的强相关性,进行一种工程上的近似相等处理,以变换为近似均匀分布的导频结构。迸向可以结合一种带虚拟子载波信道估计的DFT插值算法,通过抑制系统中虚拟子载波上能量的损失来提高信道估计性能。仿真结果也表明,该改进算法中所做的导频均匀化处理是有效的,并且获得了较好的信道估计性能,证明其在移动WiMAX下行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对通信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采用通信传输模拟器来替代实际电台进行协议测试,可以实现物理层和上层的并行开
在人类通信媒介日益多样化和电磁环境日渐恶化的情况下,曾经辉煌的调幅广播必须数字化才能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因而DRM应运而生,在2001年成为调幅广播频段数字化传输的国际标准。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的应用展现出了强大的可扩展性。视频对象分割,旨在分割出视频序列中的运动对象并沿时间轴跟踪运动对象的演进。许多与图像处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高性能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一系列新的计算方法,如演化算法、神经网络、免疫算法、蚁群算法等应运而生。它们不仅具有通用、稳键、简单、便于并行处理等优点,
速率自适应(RA)技术为时变信道下传输数据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是根据信道状态自适应的调整数据速率从而保证系统的吞吐量。传统的速率自适应方案要求发送端需要来自接收
信道容量问题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Shannon给出的信道编码定理是指,对于一个有噪声的信道,当信息的传输速率不大于信道容量时,通过增加传输序列的长度,可以使得传输的错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机电系统技术得到的进一步的发展,正在向一个更小,更精密,更尖端的领域内步入。在这些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对现存的理论提出了一定的
WCDMA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也是最成熟的3G技术,是各个通信设备厂商的主要利润来源。从3G设备的部署角度看,基站NodeB的数量最多,也是合同中最大的部分。NodeB-Tester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