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民族国家想象——论贺敬之的抒情诗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fan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敬之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五六十年代创作的大量政治抒情诗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令人瞩目的位置,被誉为“开一代诗风”的诗人。 本文对贺敬之的抒情诗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贺敬之在诗歌的诗体形式上作了多种探索,将民歌的抒情优势和欢快情绪巧妙地融合在自己的诗歌中,将古典诗歌的韵律和整饬活用在诗歌创作中,将“楼梯体”擅长抒发澎湃的激情、表现雄伟的气势的特点运用到长篇政治抒情诗中,为建立一种民族的新型文学和寻找契合民族心理的审美范式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其他文献
本文梳理了黑格尔-阿多诺-丹托的艺术终结理论发展脉络,将丹托的终结话语置于其艺术哲学思想和当时的文化语境下,主要通过对其两部著作《艺术的终结》和《艺术的终结之后》的细
术语是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一般仅在本专业领域内通行和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专业术语逐渐突破了其专业局限,频繁出现在普通大众
先秦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简称先秦汉语名谓句)是一种独立而常见的句型,可以描写成“NP——NP”形式,体现了汉语自身的特色。本文在时修先贤对汉语名谓句研究的基础上和广泛收集先
20世纪上半叶和80年代之后的世纪末期,中国学界都曾出现过方兴未艾的“文化热”。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文化是由其自身的某种特质造就的。这很容易使当代研究者陷入到就文化谈文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他身上,诗人的气质与小说家的精神得以完美结合,体现在创作中即为诗歌中有小说,小说中见诗歌,两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沈从文诗和
鼻音和鼻化是实验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上超过99%的语言都有鼻化元音及辅音,据统计几乎所有语言的元音都会被鼻化。”(Maddieson I,1984,Patterns of Sounds:Cambri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