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隔缺血预处理在成人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评价指标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远隔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近十几年来提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证据显示RIPC在瓣膜置换手术中能否有心肌保护作用。本课题旨在观察通过右上肢的远隔缺血预处理能否对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本课题另一研究目的是观察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作为评判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导致的心肌缺血另一生化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因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需接受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成人患者70名,在全麻诱导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n=35)和远隔缺血预处理组(RIPC GROUP)(n=35)。远隔缺血预处理组是利用一血压计袖囊充气到200mmHg或放气,对患者右上肢实施5分钟缺血/5分钟再灌注处理,连续重复该过程3次。对照组只绑血压计袖囊,不行充气/放气的缺血/再灌注处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开主动脉后1,3,6,和24hr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中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同时记录下术后各相应时间点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在ICU停留的时间及病人的住院时间及病人的死亡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远隔缺血预处理组患者体外循环后血清中CTnI浓度和CK-MB浓度均明显下降;血浆TNF-α水平也降低。(2)与术前基础值相比,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浓度在开放主动脉后1,3,6小时三时点均明显增高,在24小时时,回到基础值水平;但是该指标在对照组和远隔缺血预处理组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87)。结论:(1)本研究证明,作为远隔缺血预处理,短暂的上肢缺血预处理有利于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肌保护。(2)本研究证明,缺血修饰白蛋白是一种心肌缺血/损伤的敏感标记物,然而,它并不能反映体外循环手术中心肌损伤的程度。
其他文献
不同时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毫无疑问的是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依然占主流地位。民歌是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歌曲。现在一些流行音乐中加入了很多的民歌元
<正>最近,接到不少媒体朋友的电话,要我谈谈"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这一历史事件的由来与历史意义。说起来,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掐指算算,从2001年1月马祖进香团
期刊
目的:控制性低血压(又称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作为一项麻醉技术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控制性低血压的安全低限为平均动脉(MAP)50~55mmHg。MAP低于50mmhg能否会
目的通过对使用Halo-Vest架治疗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探讨Halo-Vest外固定架在上颈椎损伤中的治疗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方法治疗上颈椎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在20
目的:低甲状腺素被认为与病人重症监护期的短期死亡率和心脏疾病的长期死亡率密切相关。本实验研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对体外培养乳鼠未成熟心肌细胞在缺
目的:研究单纯血管内介入疗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齐鲁医院自2009年至2010年利用单纯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共13例16髋,其中
目的探讨胃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的原因,提高诊疗水平,降低再手术率。方法调查从1999年~2009年我院胃肠外科行胃部手术的病例资料1569例,其中因术后并发症而需早期再手术的32例,
道德不确定性是与确定性相对而言的,指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的一种不稳定的、易变动的和存在内在分歧与冲突的状态。“不确定性”成分增加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变化的
目的:探讨超声辐照微泡破坏的方法是否可以刺激大鼠皮肤创面中内源性VEGF的分泌,促进创面中血管生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愈合质量,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依
目的:比较尺神经皮下前置术与肌内前置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依据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