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病灶特征(包括核磁共振(MRI)的T2加权像(T2WI)上子宫腺肌病病灶的高信号灶数目、所处的子宫位置以及结合带厚度)与治疗后病灶消融率、痛经变化,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改善情况与病灶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自愿接受HIFU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治疗前评估所有患者的病灶特征(包括MRI的T2WI上子宫腺肌病灶的高信号灶数目、所处的子宫位置以及结合带厚度),HIFU治疗后第2天进行增强MRI复查并计算消融率(NPV比值),治疗后1月对患者的痛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子宫腺肌病病灶不同高信号灶数目和病灶所处的不同子宫位置患者治疗前、后痛经评分、痛经改善情况以及消融率。并把上述指标与病灶结合带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9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HIFU治疗,治疗后痛经症状均得到显著缓解(p<0.05),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2)T2WI少量(高信号灶数目<5)高信号灶组的痛经缓解程度以及消融率明显大于T2WI多发(高信号灶数目>5)高信号灶组(p<0.05);(3)在病灶位于子宫底部的腺肌病患者中,T2WI结合带厚度与消融率存在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48);(4)腺肌病病灶位于子宫前壁组的消融率明显大于子宫后壁组以及子宫底部组(p<0.05),腺肌病病灶位于子宫不同位置的患者的痛经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RI的T2WI中结合带厚度与治疗前、后痛经评分、痛经缓解程度以及消融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6)消融率与痛经缓解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1)HIFU治疗能明显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症状;(2)MRI中T2WI高信号灶数目可能成为影响子宫腺肌病患者HIFU治疗后痛经改善情况的预测因素,为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的适应症优化提供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