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地图构建与应用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nj_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的形成,人类社会的知识生产和更新速度正在不断加剧,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渠道也越来越广。然而,知识体系本身的快速扩张却并不能直接提高人们利用知识的效率。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科学研究,首先要做的都是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找到自己需要那一部分,而这项工作往往消耗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尽管可供利用的专业知识正在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和储存,但人们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实际上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更好的适应信息环境的变革,知识地图这种高效的知识组织和服务工具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图书情报学科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主题。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挖掘知识地图的本质和内涵出发,揭示知识地图的内在工作原理,以此为线索深入探究知识地图的构建和使用规律,剖析知识地图的用图目的,从而进一步指导基于知识地图的实践工作。本文以总分结构展开,关键内容包括知识地图基本概念的界定、知识地图的功能发挥、知识地图的构建模式以及以信息可视化为工作原理的知识地图绘制与应用。全文共附有图48幅,表9个。全文约14万字,共分为6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1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知识地图是现代地图的一种继承和延伸,以地图信息传输和地图可视化这两种现代地图学核心理论为依据,知识地图可分为信息传输知识地图和可视化知识地图两个大类。前者以地图传输理论为工作原理,遵循制图者整理加工知识、绘制地图,用户阅读地图、获取知识的知识传递模式;后者以信息可视化为工作原理,实现了制图和用图的统一,不仅能够用来表达和传输知识,还能够充分调动和支持人的视觉思维,是可供个人学习和科研使用的有效工具。第2部分研究的是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应用问题。知识管理和知识结构表示是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主要应用方向。在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中,知识地图被用来实现特定的知识管理目标:知识识别、知识应用、知识评估、知识交流、知识开发、知识创造、知识宣传,这些也是知识地图具有的功能;另外,其承载的内容、应用层次以及图形形式都会对这些功能的发挥造成影响,要想合理应用知识地图,必须对以上各方面因素加以组合。本体是描述知识结构的有效方法,用知识地图来表示本体,是为了清晰的、直观的表达传输知识结构,便于用户发现知识、获取知识;通过综合采用列表、节点树、缩放、分屏、变形等多种技术手段,知识地图能够展示出类、实例、分类、多项继承、角色关系以及属性这些本体构成要素,从而达到知识结构表示的目的。第3部分研究的是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构建问题。信息传输知识地图可以按以下3种模式构建:“点”式构建、本体工程构建和本体联结构建,这3种模式分别对应着低程度、高程度以及更高程度的资源加工。“点”式构建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整个构建流程需要经历项目筹备、知识提取、图形设计、知识链接4个主要阶段,这种构建模式简单易行,但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而采用本体工程模式构建知识地图则能够有效克服这些缺陷。在本体工程模式下,知识地图的构建过程被转化为一个领域本体的开发过程,领域知识的采集、概念及其关系的确定、本体的形式化描述、本体知识库的保存与图形表达是这种构建模式的关键步骤。本体联结构建是当前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最高级构建模式,指的是在多个相关领域本体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用知识地图来集中呈现这些单独的领域本体及其映射,从而解决由本体数量剧增引起的语义异质问题,实现跨本体的通信和互操作。第4部分研究的是可视化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应用。在认知心理学的视角下,可视化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认知系统工具,而可视化知识地图则是在这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绘制和应用可视化知识地图,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视觉感知认知的优势,在抽象数据中发现新的知识。人与可视化知识地图之间的交互是认知的实现方式,这种交互包括在不同层次上执行的多种循环操作,以由低层到高层的顺序,分别为数据选择循环、导航探索循环、问题处理循环。第一种循环指的是以基础的手眼协调技巧为手段,在图形中选择和移动观察对象,这些操作能够用一些现有的定理和公式加以定量描述;第二种循环指的是人们在复杂的图形界面中寻找有效的解读路径,非隐喻图形界面中的导航能够发挥更高的效率,而多种焦点+上下文技术的应用则是实现这种导航的方法;最后的问题处理循环指的是人们形成与数据相关的猜想,并通过强化后的可视化操作来提炼这些猜想,也是分析数据、发现知识的视觉思维过程。针对这一重点内容,本文将视觉查询作为视觉思维的基本形式与基础手段,详细揭示了视觉模式查询的实现步骤,并探讨了寻路、推理、模式对比以及关联度分析这几种典型的视觉思维方式。第5部分是可视化知识地图的案例分析。知识组织是当前图书情报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为了把握国内学者在这一研究方向上取得的进展,本文从CNKI数据库中采集了以知识组织为研究主题的期刊论文,提取其中的关键词作为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选择gephi作为可视化工具,绘制共词网络图。通过采用多种不同的人机交互手段,分析和解读得到的共词网络图,发现“知识管理→信息组织→本体→知识组织系统”是国内学者们开展知识组织研究的主线,而知识组织系统则是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对知识地图相关研究主题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电影成为了人们比较关注和喜爱的电影类型,在动画电影中,它可以通过自身的色彩变幻把普通电影中无法实现的情景展现出来。电影中的色彩表现具有很好的灵
<正>我市医疗保险制度自2001年实施以来,历经七年的探索与发展,在不断扩大医保覆盖面的同时,根据基金水平,适时调整医疗保险政策,使我市的医疗保险制度日趋完善。2007年,我市
"90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成型的阶段,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去权威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等特点给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带来新的特点。在新媒体背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老年食管癌患者92例,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癌
心房颤动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由其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0%;与心房颤动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75岁)、高血压、糖尿病、近期心力衰竭、缺血
本文以产生的先后为序 ,对电影符号学、电影精神分析学、电影叙事学、电影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女权主义电影批评五大具有内在连续性的现代电影理论流派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 ,
本文对中国大陆聚苯乙烯生产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2000年时将聚苯乙烯在热塑性树脂生产结构中的比例调至10%以上;2.建设一批采用连续本体聚合生产工艺的规模在5~10万t/a的主产厂,3.与掌握先进技术的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TA)患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2年3月—2007年6月经手术确诊的21例PT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男7例,女14例,中位病程为16
《钦差大臣》是俄国艺术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喜剧因为运用了巧妙的对比和讽刺手法对俄国官场进行了深度剖析而享誉世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