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碳纳米颗粒以其独特的结构及优异的光学、电学等特性引起了科学家的研究兴趣。本论文首先综述了碳材料体系的发展以及合成碳纳米颗粒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而介绍了简单低成本火焰法大量合成碳纳米颗粒的工艺并研究了其形成机理。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碳纳米颗粒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红外光电性能,并研制出柔性全碳红外探测阵列器件原型。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发展了一种使用酒精灯火焰在各种衬底生长碳纳米颗粒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简单直接、低成本、不需要使用任何催化剂和特殊衬底、环境友好、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研究表明,合成时间和合成温度对碳纳米颗粒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我们还探讨了碳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认为乙醇的裂解反应产生的乙醛和乙烯等产物对碳纳米颗粒的形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研究了生长在柔性碳布上的碳纳米颗粒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研究表明,其场致电子发射阈值电场约为2.8MV/m,发射的电流密度高达108mA/cm2。这种优异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与其高的热导率(2.34W/m K)有关。3.发展了用干法转移法制备基于碳纳米颗粒的柔性红外探测器器件原型。研究表明,该器件对红外光的响应时间约为68ms,最大电流变化为52.9%,可以探测功率密度低至56μW/mm2的红外光。此外,该器件还展示出自清洁功能,其表面接触角约为150.2°,滚动角约为4°。4.研制了具有简单象素(2×2)的柔性红外探测器器件原型。通过与单片机系统集成,实现了每个象素的数字化显示。此外,我们还将柔性红外探测器与基于碳纳米管的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集成,实现了自驱动全碳柔性红外探测系统。
其他文献
环形光纤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等特点,在光纤传感、光谱分析、材料加工及光通信系统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由于暗孤子具有保形性好、传输距离长、容量可
多元化经营作为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被学者们讨论了近半个世纪,但目前为止,学者们仍对许多问题存在分歧: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究竟是利是弊?为什么有的企业实施多元
建国以来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主要有:求实原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疏导"原则
曾经传递数据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不同芯片之间对应的输入与输出直接相连,但如今这种做法会使芯片的引脚数极大地增加,而且芯片的封装技术发展相对滞后,这就使得高速数据通信
电能作为现代社会中使用最广泛的能源,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由于各种非线性的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对电网造成了严重的谐波污染。同时,随着现代数字技
目的:了解HIV阳性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大连市HIV阳性者生存状态调查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版,对150名HIV阳性者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显示SCL-90量表中总分、
光刻机作为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关键设备,它既要满足光刻特征线宽不断减小的要求,又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对超精密定位平台的运动行程、定位精度和运动速度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为了解决在雷达传感器不能提供目标角度信息的情况下仅用距离多普勒观测的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系统鬼影航迹的生成原理,指出鬼影点是由于多部雷达传感器分别
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红外视频成像系统运用于科学、军事、民用等各个领域。然而技术的不足,特别是国内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自身硬件的缺陷和红外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