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导师经验方为基础研制出青石退热栓,观察青石退热栓治疗小儿湿热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对方中药物的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对制成品进行定性鉴别、初步稳定性考察及质量检查。
按病例纳入标准选择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用青石退热栓及新博林治疗;对照组30例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及新博林治疗。观察小儿治疗后体温变化情况,及第1、2、3天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结果:
确定了青石退热栓的最佳制备工艺:挥发油,单独蒸馏,加水8倍量、蒸馏时间8小时;水提取,加水8倍量,浸泡时间半小时,煎煮1小时,煎煮3次;选用38型混合脂肪酸甘油脂为基质,液体石蜡为增稠剂,混合脂肪酸甘油脂、浸膏与液体石蜡以1:1:O.02比例混合,采用热熔法制备成栓。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栀子定性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青石退热栓初步稳定性较好,可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治疗结束后,按疗效标准评定。体温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3.3﹪,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所用时间20.9±10.2小时,优于对照组。疾病疗效:治愈率为试验组20﹪,对照组为13.3﹪,无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为试验组90.0﹪,对照组76.7.0﹪,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患儿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及咽部体征的改善情况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根据青石退热栓的制备工艺,能制得临床所需的青石退热栓。
青石退热栓治疗小儿湿热型外感发热,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所需时间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儿体温下降平稳,与对照组相比体温波动小,不良反应较少,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
青石退热栓具有清热利湿化湿功效,初步推测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及抗菌作用,且使用方便,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