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调查某三甲级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中药、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用药频度及临床应用的用药符合程度,明晰存在问题症结,以期指导医师在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遵循“辨证论治”的中医基本原则,做到证药相符,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的方法,研究中所选用的病例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某三甲级中医院心血内管科出院的患者。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年齡、性别、治疗时间、活血化瘀类药物种类、规格、药物剂型、剂量、溶媒选择、药品金额临床证型及适应证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整理,得出结论。结果:1.在3285名血瘀证患者中,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处方的有3075人,占93.61%。其中60岁以上的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处方的有1328人,占98.44%。18岁至45岁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处方的有649人,占85.96%;45至60岁的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处方的有1098人,占92.97%。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使用频率排在前5名的中药饮片丹参、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使用频率均超过60%。2.对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处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处方使用没有明显差别,P=0.444。不同年龄段患者使用中药处方给药方式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处方呈上升的趋势,其中60岁以上的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处方的有1328人,占98.44%。18岁至45岁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处方的有649人,占85.96%;45至60岁的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处方的有1098人,占92.97%。3.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患者有2865人,占87.21%。主要集中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等。4.对使用中药注射液给药方式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患者使用中药注射类给药方式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P<0.05),其中男性患者使用中药注射液比例高于女性,男性患者使用中药注射的有1528人,占88.43%;女性患者使用中药注射类的有1337人,占85.87%。不同年龄段患者使用注射类给药方式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高,患者使用中药注射液呈上升的趋势,其中18岁至45岁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有249人,占47.88%;45至60岁的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有742人,占89.18%;60岁以上的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有1874人,占96.65%。5.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有2552人,所占比例为77.69%。使用1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有2020人,占79.15%;使用2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有560人,占20.85%。其中18岁至45岁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有689人,占63.97%;45至60岁的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有870人,占81.31%;60岁以上的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有993人,占85.26%。该心血管内科常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有银杏叶片、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血府逐瘀胶囊。由DDDs可知,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频度前四名的有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银杏叶片,参松养心胶囊。其DDDs分别为4224000、2365756、1872552、1003728。说明此前四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临床疗效好、毒副反应小,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大部分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DDDc都在10元以内,5至10元的有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银杏叶片、参松养心胶囊。10元以上的有血府逐瘀胶囊、稳心颗粒。由序号比知,银杏叶片、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序号比<1,此类药物虽然销售金额靠前但销售数量靠后,由此可以推断该类药物销售价格较高临床使用率较低。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血府逐瘀胶囊序号比>1,说明这三种药物价格较低或使用频率较高。4.寒证血瘀证型,男性患者556人,女性患者842人。各占24.62%、29.52%。热证血瘀证型,男性患者342人,女性患者524人。各占15.15%、18.37%。实证血瘀证型,男性患者720人,女性患者600人。各占31.89%、21.04%。虚证血瘀证型,男性患者640人,女性患者886人。各占28.34%、31.07%。寒证血瘀证型年龄段在18至45岁254人,占29.47%;45至60岁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190人,占16.55%;60岁以上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124人,占9.73%。热证血瘀证型在60岁以上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有408人,占32.00%;18至45岁患者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有134人,占15.54%;45至60岁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有214人,占18.64%。实证血瘀证型在18至45岁患者有304人,占35.27%;45至60岁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有298人,占25.96%。60岁以上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有186人,占14.60%。虚证血瘀证型在18至45岁患者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有170人,占19.72%;60岁以上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有557人,占43.69%;45至60岁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有446人,占38.85%。5.使用频度排在前五名的有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注射液DDDs值分别为9175.00、8300.00、7656.00、5735.50、2339.00。各注射液DUI值均接近1。6.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超疗程的有38例,占1.33%。其中有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15),大株红景天注射液(8),盐酸川芎嗪注射液(5),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7.共有76例未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占2.65%。出现药证不符的情况。其中丹参注射液(32),占1.72%;盐酸川芎嗪注射液(9),占0.31%;丹红注射液(21),占0.73%;大株红景天注射液(8),占0.28%;复方丹参注射液(6),占0.21%。8.活血化瘀类中成药适用证不符的有68例,占2.66%。其中以复方丹参滴丸(23),占0.90%;通心络胶囊(15),占0.59%;参松养心胶囊(30),占1.18%。结论:该院心血管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用药总体上规范,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用药疗程高于其推荐疗程的使用情况,在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药证不符及重复应用某一组分中药的情况,本研究选取三级甲等特大规模医院整年的住院患者电子处方信息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通过全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处方用药存在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医生处方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