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不仅影响经济的现实增长率,更影响着未来的经济潜在增长率。要通过金融发展提升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必须明晰如下问题:一是金融发展如何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二是如何捕捉金融波动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影响,即如何将金融因素纳入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测度?三是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否有效?四是中国金融结构应该如何调整才能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必须抓住以下核心,判断未来经济变动趋势的参考依据理应是包含了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并且经济调控的对象也应该是包含了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这既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本文的创新所在。本文将金融发展作为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核心推动力,刻画金融发展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机制,捕捉金融发展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效应,提出金融发展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对策。金融发展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机制是从建立包含金融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角度突破的。通过该模型论证了经济潜在增长率与金融发展水平、金融部门劳动力生产率和金融部门支持研发部门的生产效率是正相关的。不包含金融发展支持研发机制的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要低于包含金融发展支持研发机制的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捕捉金融发展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效应需要将金融因素纳入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测度方法。基于最新的金融周期理论成果,第五章构建了适合中国的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测度模型,金融因素调节后的产出缺口比HP滤波的产出缺口有更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无论是中国还是跨国层面的表现都呈现出相同的特征: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测度模型的估计结果的可信度和实时预测功能要强于不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测度模型。以往关于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通常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分别放在等号两端进行分析,第六章则使用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来寻找促进金融发展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决定因素时,可以直接探讨金融发展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先决条件,得到的政策建议也更直接有效。同时这样也能进一步验证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实证研究价值。第六章先测度中国省际层面和19个国家的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然后分别将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和不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除金融因素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分别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比较两种模型结果,发现无论是中国省级层面还是跨国层面都证实了以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潜在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解释力更强。研究发现通过金融发展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时,若能更重视其他的非金融关键要素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制度环境,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开放程度将更有利于金融发展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从金融结构出发挖掘金融发展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深层次链接,关键是一国金融结构要主动与符合未来经济发展需求的产业结构相匹配。借助面板门槛模型,依据中国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数据论证了未来中国优化金融结构的方向是发展资本市场,明晰了金融结构与经济潜在增长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中国实际金融结构是左偏于最优金融结构的,高质量的居民生活水平是发展资本市场的保证,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发展资本市场是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必然要求。政策建议部分则围绕保持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基于前文研究可以明确保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步伐协调、保持高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促进金融发展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关键。继而从构建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宏观政策框架,持续推进金融结构优化,提升金融系统服务实体功能,重视保证金融发展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前提条件这些角度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