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总黄酮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黄芩总黄酮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黄芩总黄酮大、中、小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片);每组大鼠15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余各组大鼠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第二天,治疗组分别灌服黄芩总黄酮大、中、小剂量(100、50、25mg·kg-1·d-1)和醋酸泼尼松(3.33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28天后,各组随机取10只大鼠,腹腔静脉抽血之后处死,计算其体重、肺重、肺系数并测定肺组织与血清中肺纤维化部分相关生化指标,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细胞病理形态,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2、Smad3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每组其余5只大鼠用于肺泡灌洗,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肺灌洗液中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   结果:   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血清与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降低或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血清与肺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GSH)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升高或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黄芩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降低或显著降低(P<0.01,P<0.001),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黄芩总黄酮各剂量组TGF-β、Smad2、Smad3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或显著降低(P<0.05,P<0.01)。黄芩总黄酮各剂量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或显著降低(P<0.05,P<0.01),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或显著升高(P<0.05,P<0.01)。ELISA结果显示:黄芩总黄酮各剂量组TNF-α含量降低或显著降低(P<0.05,P<0.01),IL-2含量升高或显著升高(P<0.05,P<0.01)。   结论:   黄芩总黄酮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机体内的抗氧化应激和抑制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NOx会破坏臭氧层,造成温室效应,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相对于其他脱硝催化剂,V2O5-WO3/TiO2催化剂由于在中高温脱硝活性较好,最佳反应温度在300℃-500℃,抗硫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商业化,但低温时活性较低,因此该类型的催化剂需要进一步优化。现研究发现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与脱硝活性存在一定的联系,V4+(3+)/V5+比值的不同会影响到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酸性位的类型及含量发生变化进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是在现代作物改良育种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结合分子标记鉴定筛选,田间杂交和回交,可以快速有效的达到转移基因和聚合多个基因等育种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1)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手段将马来西亚普通生稻增产QTL导入到华恢4号和华190中构建近等基因系,继而通过与不育系杂交,探究导入的QTL是否带来了增产效应。(2)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Xa23和GS3基因聚合到珍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