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化物CuGaSe2和Bi2Se3的电沉积制备与结构表征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eng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硒化物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特性,在薄膜太阳电池、热电器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各种制备方法中,电化学沉积法因其工艺简单、设备成本低和易于实现成分可控、大面积及连续化沉积的独特优势,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论文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铜镓硒(CuGaSe2)薄膜和硒化铋(Bi2Se3)纳米线,并分别对成分,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阴极恒电势沉积制备了铜镓硒薄膜。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电沉积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发现铜、镓和硒可在-0.42--0.82V vs.SCE电势范围内实现共沉积;研究了电沉积技术涉及的主要工艺参数对薄膜成分及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电沉积工艺,其中沉积电位为-0.6V vs.SCE,温度为25℃,pH值为2.3,发现溶液pH值的升高以及络合剂KSCN的加入都有利于薄膜中镓的掺入;薄膜经退火处理后成分变化不大,但结晶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光电化学测试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压响应,薄膜导电类型为p型;由光学表征可知,薄膜禁带宽度约为1.68eV,表明其为一种适用于光伏太阳能转化的吸收层材料。2.采用模板辅助恒电势沉积制备了硒化铋纳米线。采用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Bi2Se3电沉积的电化学行为,确定了Bi2Se3的欠电势沉积机制,并确定了电沉积Bi2Se3纳米线的最佳沉积电位-0.20V vs.SCE;然后对预沉积的Bi2Se3纳米线在400℃、N2气氛下进行退火处理,比较了退火前后物相结构和成分的变化,发现退火处理可以提高其结晶性和改变其化学成分;还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Bi2Se3纳米线形貌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改善其形貌和成分。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二次可充电电池被认为是最佳的储能装置,且电池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如各种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在国际市场上,可充电电池将被视为未来的最佳储能装置。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关注于二次电池的开发利用。锌镍电池也因此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锌镍电池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比能量、良好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价廉等优势。然而,广泛的商业化推广锌镍电池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相当大的工作加以改
  纳米结构的碳材料包括碳纳米线、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在催化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比如由sp2杂化碳构成的石墨烯,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和导热性质、可修饰的表面性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