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救济研究

来源 :甘肃政法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372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特许经营协议是政府在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领域,通过招标等方式,和公民协商一致,授予其经营某项公共产品或者提供某项公共服务的特许权,而达成的一种典型的行政协议。政府特许经营协议权利义务复杂,履约时间较长,直接关系公众利益。为了及时化解协议争议,防止因争议产生损害公共利益,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争议解决机制。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在第12条第11项将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从立法层面承认了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契约(行政合同、行政协议)性质,初步构建起来了中国的行政协议诉讼救济制度,为政府特许经营协议争议的行政救济指明了大致方向。政府特许经营协议虽然属于行政行为,但我国现行行政复议与诉讼制度,大都是以单方行政行为为基础构建的,部分审理和裁判规则无法直接适用于双方合意性行政行为。政府特许经营行政救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政府特许经营协议概念缺乏明确界定,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范围仍存不确定性;特许经营法律规范位阶较低且缺乏统一性,救济渠道混乱复杂;行政复议的中立性、公开性、专业性难以保证,无法获得特许经营者信任;行政诉讼中传统单方行政诉讼模式难以积极回应双方合意型行政活动,行政行为的普遍性规定是否适用于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司法审查仍不明确,原告资格、受案范围、起诉期限、审查标准等也亟待完善;国家赔偿范围过于狭小,国家补偿缺乏统一规范,地区差异较大且存在随意性,如何公正客观的进行损失的评估等。解决政府特许经营协议争议,建立统一规范、公正高效的行政救济机制,首先在行政复议救济上,可以成立专门的行政协议管理委员会,坚持全面审查原则,提高程序透明度;其次,在行政诉讼救济上,应扩大原告资格范围和受案范围,设置特殊的裁判规则,避免有关行政行为裁判规则,不加甄选的适用于特许协议案件,同时拓宽相对人违约下行政机关权利救济途径;再次在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中应当适当扩大赔偿与补偿的范围,明确行政补偿的决定机关与义务机关,增加第三方评估等程序,将行政赔偿规范化与制度化;最后,通过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的探索完善,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切实保护特许经营过程中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实现。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中人脸照片的采集和显示过程,开发环境为Visual C++6.0,以Microsoft的Videofor Windows(VFW)为核心,利用摄像头进行人脸照片的采集并通过接口程序保存到数据库。
5月15日,China Print 2013展会期间,艾司科大中华区销售总监赵英戈做客“科印红沙发”,为大家详细解读本次艾司科参展主题——“开放与合作”。
目的:探讨马齿苋水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C57BL/6复制UC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
个人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内化,是一定时期社会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应该首先从个人的道德建构做起.先进的个人道德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方向,而
传统金属电磁屏蔽材料由于其自身密度高的特点,限制了其发展。当前,电磁屏蔽材料研究最为热点的是以碳纳米管(CNTs)填充轻质高分子材料的导电复合材料,但其性能在目前阶段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教师职业化发展愈加引起关注,树立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实施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对提升我国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本文利用重庆市2001-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指出产业结构升级在短期受商贸流通业发展影响较小,在长期受商贸流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