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娱乐疗法作为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在放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乳腺癌根治术初次放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人,对照组39人。对两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放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EORTC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乳腺癌的特异量表(QLQ-BR23)、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配偶支持度评分表,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调查。观察组采取的干预措施:入院时除外常规放疗知识宣教和护理外,入院时安排独立空间倾听其主诉,根据主诉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放疗期间采用娱乐疗法干预,时间约30天,如让患者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微笑,10分钟/次,定期组织患者参与游戏、绘画、等娱乐活动,使患者在锻炼肢体功能的同时,心情愉快。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常规宣教放疗的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不做倾听和娱乐干预措施。 结果:1、患者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例共80例,年龄范围介于25~50岁,中位年龄为43岁。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资料分析,<高中的为42例,占52.5%,农民和工人总例数为59例,占73.8%,农合和当地城镇医保为52例,占65%。农民和工人,文化程度低、农合和城镇医保者占的比例偏高。2、焦虑:干预前焦虑评分≥50分者共22例,占27.5%。评分在50-59之间,均为轻度焦虑,无中、重度焦虑。其中观察组11例,对照组11例,P=0.89。干预后焦虑评分≥50分者共15例,其中观察组4例,对照组仍是11例,观察组焦虑例数下降,对照组无变化, P=0.04。干预前、后焦虑均数的差值比较,观察组-3.54±7.96,对照组0.72±3.55, P=0.003,有显著性差异。3、抑郁:干预前抑郁评分≥53分患者共23例,占28.75%,分值在50-61,均为轻度抑郁,其中观察组12,对照组11例,P=0.92。干预后观察组7例,对照组13例,观察组抑郁例数下降,对照组抑郁例数增加了2例,P=0.09,虽然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有下降的趋势。干预前、后抑郁得分均数的差值比较,观察组-3.32±9.13,对照组1.72±4.31。P=0.002,有显著性差异。4、生存质量: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核心量表(QLQ-C30)的14个领域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疲倦、便秘、疼痛、气促、失眠、经济困难、脱发引起的烦恼、性功能、性乐趣、未来看法、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15个领域,观察组症状领域分值下降,功能领域分值上升,说明观察组多数领域生存质量有上升的趋势,体现在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中。在总健康状况领域,放疗前、后差值对比,观察组4.67±20.07,对照组-9.62±14.63,P=0.001,观察组总体健康状况上升,对照组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1、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期间实施娱乐疗法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2、娱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总体健康状况领域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他领域有升高趋势,无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