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qianqian3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当人们把关注度焦点从普通高校转向基础教育再从基础教育转向高等教育时,职业教育信息化也在他们的夹层中觅得一线生机,职教信息化也抓住机会取得了飞速的进展。目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针对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也越来越多,信息技术在职教领域里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落实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哪些转变,这些转变在那些方面促进着教育的进步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信息化课程的建设中特别是网络课程的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好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针对性的改进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将展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从课堂教学入手,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高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对信息化环境下特有的教学行为做深入分析,以此设计出一套符合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记录系统。本研究一方面对于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职业教育网络课程开发方面,通过教学行为研究,分析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行为,指导开发人员针对性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访谈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和课堂观察的方法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其一,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探索对本研究的相关内容做出界定,在这内容界定的范围内对信息化教学环境做分析,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解读。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的记录来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功能,并针对性的提出传统课堂中教师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引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势。其二,通过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深入的互动,综合引用课堂教学分析的现状,对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行为与传统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等待行为和课堂提问行为。其三,针对性的分析信息技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分析信息技术给高职教育的课堂结构、课堂组织、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信息化环境下如何优化高职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真正实现通过技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分析颈动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06~2018-12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加大,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社会各界对中职学校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而作为中职学校的产品——中职生,也不断受到关注。中职生作为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生产、技术和服务。职业教育承担着传承职业技能的重要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我国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和金融面临“新常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企业对于
目的探索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对护生进行合理干预,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达到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