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核心素养下培养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策略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已经在国外得到高度重视,但是国内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学生、家长一味的追求分数,造成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偏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能力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开始慢慢不再适合现阶段中国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所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2017年发布的课程标准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探究”对物理问题提出明确要求。有很多人研究核心素养,研究物理问题解决能力但是物理核心素养下物理问题解决能研究却很少,这就是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二部分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法把现阶段有关于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得出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确立了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且对素养、核心素养和物理核心素养的演变过程和包含内容都进行详细阐述;对问题、物理问题、问题解决和物理问题解决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将元认知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分析出物理核心素养下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第三四部分是对物理核心素养下高一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和策略的提出。以SH市QB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得出高一年级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普遍偏低。并且得出学生的个体特征、教育经历、实践经历、物理知识面都跟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有着显著相关性。但是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得出现在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父母年收入等都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没有显著相关性。第四部分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四个维度结合第三部分的问卷与访谈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提高高一年级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系列策略如: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目标和要求;重视概念建立,规律得出;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注意问题的变式与迁移;强化建模思维;培养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等。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第五部分通过在SH市QB中学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把提出的策略与实际教学结合在一起,并且以“弹力”、“自由落体”、“摩擦力”三个高一的典型课程进行与策略相对应的教学设计,结果发现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在物理问题解决态度、物理问题解决策略与方法、物理问题解决品质三个维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业成绩也有所进步。第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本论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得出基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的策略并且经过实践证明提出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希望可以丰富物理教学,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投资发展周期论,分析了美、日、中三国当前对外投资的发展水平,并对辽宁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计量分析,对辽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加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通过对本地油茶资源及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找出和分析其发展滞缓的成因,明确提出油茶可培育成当地优势林
针对油茶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问题,在继代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抗生素和防腐剂,结果表明:(1)培养基中添加链霉素20 mg/L抑菌效果最佳,污染率为0,其次为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9月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
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衡阳是全国油茶中心产区之一,面积和产量均居湖南省第一位。根据目前国家木本植物油生产的扶持政策,针对衡阳市油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前景分
<正> 牛乳是大家所熟悉的食品,牛乳中含有人体生长发育及代谢所必须的全部营养成分,也是最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的食品,因此被称为最接近完善的食品。饮用牛乳能促进生长发育、改
该方案详细介绍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国传统节日主题团课的设计理念、教育目标、课程重难点、课程前期准备、课程环节设计,以及课后作业等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为继承中
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不断加剧和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需求的日趋迫切,学科建设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已经成为了高校提高竞争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高校尤其是
结合昆明城区的人口数量与交通形式,分析了该城区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根据以人为本的交通发展思想,提出了缓解昆明城区交通压力的方式,从而为市民创造出良好的出行环境。
ITCC系统是针对压缩机组参数监测、控制、安全保护专门设计的综合性控制系统。该文主要论述了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理论和ITCC系统在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组可变极限防喘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