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对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克氏针张力带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临床效果良好。但有不少文献报道,术后克氏针松动、退出,引起疼痛、炎症,甚至出现皮肤窦道。松质骨螺钉加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亦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两者的力学评价却存在差异。本实验的目的通过对两者生物力学数据的对比,希望为临床应用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尺骨鹰嘴骨折分别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和松质骨螺钉加张力带固定,进行生物力学测验,对比其固定强度。我们对30根经防腐处理人体肘关节骨骼标本,制作斜型鹰嘴骨折模型,分A1、A2、A3组,B1、B2、B3组。其中A1‐A3为克氏针张力带组,B1‐B3为松质骨螺钉加张力带组。A1B1行轴向压缩实验,A2B2行轴向拔出实验,A3B3行扭转实验。将记录的实验数据导入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两两比较并进行统计推断。结果:在轴向压缩实验中,随着骨折端位移的增大,施加载荷也不断增大,各组标本在轴向位移为2mm时的载荷均数分别是:A1组205.82±±6.58N,B1组285.63±6.26N,根据配对t检验统计结果,按照0.05的检验水准,不拒绝无效假设,认为这两组的均数各组之间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轴向拔出实验中,随着所施加拉力的增加,骨折端位移也不断增大。当骨折端位移为2mm时,各组载荷分别是:A2组72.47±2.19N,B2组105.66±3.16N,根据配对t检验统计结果,按照0.05的检验水准,认为这两组的均数各组之间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扭转实验中,随着扭矩的增大,扭转角不断增大,各组标本在扭矩为2N.M时的扭转角度均数分别是A3组3.32±0.23°,B3组3.14±0.21°。根据配对t检验统计结果,按照0.05的检验水准,不拒绝无效假设,认为A3、B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松质骨螺钉加张力带组在抗轴向压缩及拔出强度方面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具有更好的力学稳定性,可在骨折愈合早期提供较坚强的固定。2.松质骨螺钉加张力带组与克氏针张力带组在扭转实验中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者抗剪切力强度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