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局限于个体,相应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越是能高效地、稳定地向市场提供服务的供应链,越能牢牢占据市场份额,从而获取市场的主导权。然而,当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正激烈展开时,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相互制衡也逐渐显现出来。对于零售商而言,战略库存作为一种常见的议价手段备受其青睐,因此战略库存策略对供应链整体的影响就值得我们去关注与研究。同时,随着商品的耐用性对市场的影响愈加明显,对耐用品供应链下的战略库存策略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构建两条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两周期供应链模型——分别为不考虑商品耐用性供应链和耐用品供应链。通过分析供应链主体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并求出相应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以研究相对于零库存策略下,战略库存策略在不同类型供应链下的应用及其对供应链各主体决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不考虑商品耐用性供应链中,由于分散化供应链具有渠道冲突这一特性,从而使得零库存策略下的分散化供应链相较于集中化供应链而言,其整体效益有大幅下降。而造成渠道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在分散化供应链中,供应商进行定价决策时会过分抬高批发价格,从而使得销售价格过高以至于下游商品采购量不足,供应链整体效益因此而降低。如果库存成本能够维持在合理水平,零售商采取战略库存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其议价能力,从而降低两期平均批发价格及销售价格,以使得供应链两期整体销售数量得到提升。因此零售商利润将会有所提高,渠道冲突也会得到有效缓解,供应链实现帕累托改善。与此相对,当库存成本过高时,零售商采取战略库存策略总是能为供应商带来高于零库存策略下的利润。然而对于零售商而言,此时的战略库存会形成“战略包袱”,零售商会因为战略库存策略的采用而使得自己的利润降到零库存策略以下。在耐用品供应链中,当零售商采取零库存策略时,由于供应链各主体在一期的决策行为具有后效性,相对于不考虑商品耐用性供应链而言耐用品供应链中的各主体两期决策行为会更为复杂。并且当耐用性处在一定范围内时,随着耐用性的不断增大,相应零售商的利润也会不断缩减。而在零售商采取战略库存策略的供应链中,耐用性的增大会使得战略库存的采购条件变得更为苛刻,战略库存的最优水平也会不断减少。对于零售商而言,看似战略库存策略随着耐用性的不断增长,其被使用的场景范围在不断缩小,实则不然。研究发现:只要当耐用性不是十分低时,零售商采取战略库存策略总能提升其议价能力并为其带来超出零库存策略下的收益,此时战略库存变为“战略包袱”的可能性被消除,战略库存策略始终为最优策略。同时,战略库存策略所赋予的这种议价能力会随着耐用性的增长而逐渐明显。其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