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地区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散流特性及监测装置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直流输电系统建设初期或故障状态下采用单极模式运行时,较大的电流将直接从接地极流入大地,若接地极散流特性不好将会造成接地极附近电力设备产生直流偏磁,大电流流入大地也会造成接地极附近埋设在大地中的输油输气管道产生腐蚀爆炸。而且在新疆、甘肃、内蒙等地存在着较大面积的季节性冻土,土壤形成冻土后电阻率会有明显提升,严重影响入地电流的散流,而且冻土及其形成和融化的过程都会严重影响接地极散流特性。目前难以在不同冻土时期对接地极入地电流散流效果进行监测,因此,深入研究接地极在季节性冻土条件下的散流特性及研制接地极入地电流的监测装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常见形状的接地极的散流特性,并以环形接地极为例研究了季节性动态冻土对接地极散流效果的影响。研制了直流接地极监测装置可以对接地极入地电流及环境参数实时监测并开展了现场测试试验。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接地极电流场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常见直线形、星形接地极的散流效果,发现直线形接地极散流性能最差,直线形和星形接地极的端部和交叉点存在溢流密度集中的问题,环形接地极散流效果最为均匀;对不同环数的环形接地极的散流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内外环比为0.725的双环接地极具有最好的散流效果。(2)针对季节冻土对接地极散流效果影响的问题,建立了季节性动态冻土模型,重点分析了冻土在形成及融冻过程中对接地极散流效果的影响规律,发现完全冻土环境下接地极地表电位和跨步电压有了显著提升,地表电流密度大幅度变小,完全冻土时接地极散流效果最差,而冻土融冻状态下接地极的散流效果最好;文中以扎鲁特换流站接地极为例分析了冻土对其散流效果的影响。对接地极进行建设时应尽量增加接地极埋设深度使接地极深于最大冻土深度,接地极单极运行或检修维护时最好选择在冻土融冻期进行。(3)研制了接地极入地电流监测装置,装置可以对接地极入地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入地电流的测量结果结合接地极电流场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得到当前状态下接地极地表电位、跨步电压、地表电流分布特性等接地极实时散流状态,可以用来评估接地极对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程度,能够有效降低故障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并在锡盟换流站接地极进行了现场试验与验证。
其他文献
面齿轮传动具有结构形式简单、振动噪声低、能够实现功率分流等特性,将面齿轮传动引入行星齿轮机构中,能够优化支承结构、减轻机构重量、提高传动效率并提高承载能力。本文以某特种车辆内部补给的高速传输为应用背景,设计了一种新型正交面齿轮行星机构,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微分几何理论与齿轮啮合原理对正交面齿轮工作齿面与过渡曲面的齿面方程进行了推导,并对面齿轮不发生根切和齿顶变尖的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
摆线齿轮是摆线类精密减速器以及摆线泵的关键零部件,摆线齿廓的特性对其传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关于摆线齿轮基础啮合理论及构型创新的研究对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摆线啮合副中摆线齿轮与针齿的实际作用中存在的滑动,通过引入一滑动函数来表征该现象,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滚滑作用的新型摆线齿廓模型的构建方法,推导了基于滚滑作用的摆线齿廓方程,并对其齿廓特征、啮合特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金属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梯度材料因其具有的突破传统金属材料的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激光表面处理工艺作为一种可以在工业上大批量生产的方法,在制备梯度材料方面有着极大的潜力。本文探索了应用激光表面处理工艺来制备梯度材料的可行性,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退火态的粗晶无间隙原子IF钢(加工过程中组织不发生相变)及冷轧态的细晶IF钢、可能发生相变的球化T8珠光
随着我国LED照明行业的迅猛发展,处于其生产上游环节的衬底需求不增加,从而导致衬底加工所需的碳化硼研磨液用量也随之增长。据统计,全国每年产生的研磨废液量达6千余吨,由于当前缺乏切实有效的技术方法,对于废液中大量可循环再利用的碳化硼未能进行有效回收,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2016年国家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的支持下,以重庆某光电公司为依托,对LED蓝宝石衬底研磨
随着齿轮传动高承载能力和高功率密度要求的迫切,齿轮接触疲劳问题日益突出,显著制约如风电、直升机、舰船等高端装备的服役性能及可靠性。同时,在齿面微观形貌和滚滑运动的共同作用下,齿面尤其是微观尺度上的粗糙度形貌发生磨损。齿面微观形貌及其演化导致接触齿面及近表面呈现复杂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显著影响了齿轮的服役寿命尤其是表面及近表面裂纹寿命。然而,诸如考虑微观形貌的齿轮接触疲劳失效规律、磨损导致的齿面微观
Pirin蛋白属于功能多样的Cupin家族,是一种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广泛表达、高度保守的金属核蛋白。作为转录调节因子,Pirin同源蛋白参与了细胞调节的许多过程,但其确切的生物学功能不明。最近文献报道Pirin在癌细胞如黑色素瘤中高度表达,且蛋白的表达差异与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然而,迄今尚缺乏Pirin蛋白在相关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和含量的数据,因此,建立一种能快速鉴定和准确定量生物样品中
随着自动驾驶车辆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对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环境感知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环节,是智能车辆的“眼睛”。目前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目标检测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但面向开放场景下的目标检测仍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感知环境相对简单,以目标稀疏分布的场景为主,而多类型目标交互场景下的目标检测研究较少;二是三维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量极大,直接应用原始点云进行目标检测算力需求高,需设计合理
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回转类锻件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采用传统的经验法与试错法对其成形工艺方案进行设计难以保证锻件的充填性和变形均匀性,常出现局部折叠、充填不满以及粗晶与混晶等缺陷。为此论文首先设计一种适用于大高径比棒料镦粗的模具,以确保航空发动机回转类锻件坯料性能的稳定性。然后结合预锻件基本形状的设计与成形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锻件变形均匀性预测模型的建立,制定充填性与变形均匀性的优
近距离旋转空间目标的相对姿态测量与稳定跟踪是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交会对接中的难点问题。受姿态运动、光照变化、形状变形甚至噪声等影响,卫星等非合作旋转空间目标的特征点、特征线以及特征区域等波动变化明显、稳定性弱。这导致传统的目标跟踪方法常常发生跟踪点抖动、漂移甚至发散,难以满足近距离巡视、交会对接甚至抓捕等任务要求的高精度跟踪。因此,光照不均条件下近距离旋转空间目标稳定跟踪必将面临旋转、形状、姿态等变
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普遍、长久的绿色能源,具有常规能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承压能力强、便于与建筑一体化,在太阳能热利用市场有较高占比。同时,由于外太空的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是非常理想的天然冷源。夜空辐射制冷器可以利用8~14μm波段的“大气窗口”与外太空进行辐射换热,实现被动制冷,具备很强的节能潜力。由于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和夜空辐射制冷器在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