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明确医院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症(HA-VTE)的临床特征,筛选出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因素以指导临床医师决策。研究方法:回顾性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对2011年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所有科室收治的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2177例进行病历筛选,最终纳入274例医院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病例组(VTE组),选择同时期(±30d)、同科室非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明确医院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症(HA-VTE)的临床特征,筛选出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因素以指导临床医师决策。研究方法:回顾性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对2011年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所有科室收治的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2177例进行病历筛选,最终纳入274例医院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病例组(VTE组),选择同时期(±30d)、同科室非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共399例作为对照组(非VTE组)。对两组间一般情况、合并疾病、治疗方式以及实验室指标等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HA-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HA-VTE的评分简表,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简易评分表预测效能进行验证。并对手术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进一步明确手术方式、时长、部位、级别、麻醉方式对VTE的影响。结果:1)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卧床时间>72h(P<0.05)、转入ICU(P<0.05)、住院时间延长(P<0.05)、进行大手术(P<0.05)、合并骨折(P=0.010)、高血压(P<0.05)、贫血(P<0.05)、低白蛋白血症(P<0.05)、肠梗阻(P=0.004)、胆结石(P=0.012)更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组较非VTE组有较高的WBC、D-Dimer、ALP、GGT、TC、TG、LDL、CRP、BNP、cTnI、ASO、TSH水平,而Hb、PTA、APTT、TP、ALB、BA、UA、FT3、TGAb、TPOAb、ESR、Pa CO2、PO2、AB、BE、Sa O2、Hb A1c的值下降。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期间进行大手术(OR=3.116,95%CI 1.577~6.158,P=0.001)、合并贫血(OR=2.859,95%CI 1.331~6.138,P=0.007)、合并低白蛋白血症(OR=2.991,95%CI 1.294~6.915,P=0.010)、住院时间延长(OR=1.011,95%CI1.003~1.020,P=0.009)、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OR=1.062,95%CI 1.026~1.099,P<0.05)、总胆固醇升高(OR=4.594,95%CI 2.159~9.774,P<0.05)、促甲状腺激素升高(OR=1.850,95%CI 1.235~2.771,P=0.003)是医院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3)手术患者亚组分析结果显示:VTE组较非VTE组手术时间延长(t=2.888,P=0.004),不同手术方式、部位、级别、麻醉方式对VTE影响不同,开放手术(OR=2.848,95%CI 1.921~4.224,P<0.05)、四级手术(OR=4.280,95%CI 2.391~7.660,P<0.05)、术中采用全身麻醉(OR=3.889,95%CI 2.599~5.817,P<0.05)VTE发生风险最高,肠道手术及子宫附件手术分别使VTE风险增加7.314倍(95%CI 1.536~34.822,P=0.012)和3.021倍(95%CI 1.744~5.234,P=0.001)。4)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简易评分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0.837~0.894,P<0.05)。结论:进行大手术、合并贫血、低白蛋白血症、ASO升高、TC升高、TSH升高、住院时间延长是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延长、手术级别高,开放手术以及应用全身麻醉影响着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本研究构建的HA-VTE简易评分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提示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及时、充分评估患者血栓风险并采取个体化预防措施以降低院内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以在抚顺市中心医院展开的病案信息调查为基础,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讨血清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水平与冠心病及其亚型患病之间的关系,探索冠心病诊断新的标志物并为其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44例研究对象。连续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抚顺市中心医院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是危害人们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ASCVD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冠状动脉或其他血管重建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周围血管病变,这些事件导致了最高的人群患病率和死亡率。早期预防和控制ASCVD发病的风险因素可有效降低ASCVD患病率和死亡率
目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是一种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多引起静息性心绞痛,也可引起劳力性心绞痛或混合性心绞痛,并且可导致左心室功能障碍。有些CSF患者运动负荷试验为阳性,然而不同运动试验结果的CSF患者是否左心室功能也存在差异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运动试验结果的CSF患者临床特征及左心室功能的差异,以对CSF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分层管理。方法:选自2
目的:研究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临床指标、手术参数对于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应用28mm二代冷冻球囊治疗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前采集患者临床病史、化验检查资料,术中采集患者手术参数,包括:各肺静脉在冷冻30s、60s、120s及最低温度,累计冷冻次数及时间(首次冷冻的时间均为180s)。
目的:应用眼底相干光层析血流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获得高血压患者的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特征,分析其与高血压全身风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观察对象为2018年9月到2019年12月于我院高血压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92人(92眼),所有患者均行眼压、眼底照相、OCTA检查,获得其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图像,应用
研究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回顾性分析肺高压患者的左右心室应力参数,讨论患者左右心室应力的相关性,以及心功能保留时肺高压患者心室应力的变化。研究方法:收集65例肺高压组患者与32例对照组的常规心脏扫描电影序列,使用CVI 42软件后处理得到左右心室的心功能参数及应力参数,分别对全部肺高压组的左右心室应力参数及心室功能保留的肺高压组患者心室应力进行分析,应用组间均值比较、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
目的:女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明显少于男性,本研究主要探究女性AD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AD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预后和结果。结果:本研究共931例患者,其中女性240例(25.8%),总平均年龄:53.48±12.66岁。女性患者较男性有更小的BMI(25.23±3.79 v
目的:近年来,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死亡率的重要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预防、控制高血压病,国家把高血压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项目开展至今,各地均有相关效果评估报导。沈阳地处北方,气候、饮食等均有其特征,但相关研究却少有报导。本研究收集沈阳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有的高血压居民健康档案资料,了解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居民一般情况,并分别从血压控制情况、用药依从性及不良生活
目的: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nd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主要基于收缩压干预试验(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SPRINT)和多项荟萃分析,将一级高血压重新定义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
目的:明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的关系,比较CHD不同亚组间血清Lp-PLA2含量水平。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