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MP法的环烯烃单体反应注塑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GW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双环戊二烯(Polydiclclopentadiene,简称PDCPD)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材料,近年来其研究倍受关注。PDCPD多采用反应注塑(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简称RIM)工艺生产。目前,国外RIM-PDCPD工艺己经成熟,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研制开发RIM-PDCPD工艺技术及其制品已成为新型工程塑料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本文采用高活性、高稳定性的第二代Grubbs催化剂催化高环张力双环戊二烯(Dicylopentadiene,简称DCPD)开环移位聚合,考察了DCPD溶液聚合、本体聚合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DCPD与苯乙烯(Styrene, St)、环戊烯(Cyclopentene, CPE)共聚实验的考察,最后成功利用反应注塑工艺生产了poly(DCPD-co-CPE)共聚物,其性能较商业化RIM-PDCPD有所提高。主要内容如下:(1)对DCPD溶液聚合,深入研究了反应气氛、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及调聚剂PPh3含量对凝胶时间和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CPD在35℃下即可迅速反应,降低温度不能延长储存期;单纯降低催化剂浓度,可增加储存时间,但聚合速度大大降低;调聚剂三苯基膦的含量存在一临界点,低于临界点反应迅速,单体转化率高;高于临界点体系不凝胶,单体转化率低。基于上述结果,成功设计并实施了一种两股物料的RIM路线,在保证各股物料均有充裕储存时间的同时,实现两者混合后快速的聚合反应;(2)对于DCPD本体聚合,重点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并利用红外光谱与DSC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相比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低温下凝胶时间有所延长,高温下则变短。通过调节催化剂浓度及反应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体系凝胶时间的调控;(3)对DCPD-St共聚体系及DCPD-CPE共聚体系,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及单体配比等影响因素,并利用红外光谱与DSC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调节催化剂浓度及反应温度可实现对体系凝胶时间的调控。特别地,对不同共聚体系而言,St的引入使体系凝胶时间较本体聚合有所缩短,而CPE的引入则对凝胶时间影响不大,但过量第二单体的引入均会导致产物玻璃化温度的下降;(4)采用反应注塑工艺成功生产共聚物poly(DCPD-co-CPE)时,由于体系接触空气稍多,为使单体完全转化,后固化过程是必须的。CPE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聚合物的热损失率,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随CPE含量的增加,聚合产物的玻璃化温度逐渐降低,而力学性能则先升高后下降,在DCPD/CPE=49时,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当催化剂浓度升高后,材料的拉伸模量及拉伸强度有所提高,但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后处理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基本无影响。最后对PDCPD材料的耐介质性能进行了考察。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循环经济综合管理
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雷达软件升级改造日益频繁,软件的可维护性成为衡量雷达软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文中围绕软件可维护性设计的七项评价标准,结合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
【目的】调查哈密第十三师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耕层土壤养分现状,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开展地力评价,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201
结合《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9620-2013)和目前的烧结砖生产工艺,烧结砖行业烟气治理的技术路线,建议按重要程度分四步走:第一步首先要改造烧成、干燥工艺,降低
本文概述了计算机软件可维护性的重要性及衡量标准,分析了计算机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以及可重用性等因素对软件的可维护性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上
宁波物流业尚处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亟须大量物流人才。中职物流教学以培养技能型的物流专业人才为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探索适合中职学生学情的物流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
本文以金属氯化物和磷酸三丁酯为原料合成出了两种有机金属络合物 ,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了其结构 ,通过紫外 -可见 -近红外光谱测试了其光谱吸收特性 ,可以看出该络合
伪造货币罪是一种法定的犯罪,始于国内法的规定,已扩展到国际法领域,是指仿造人民币或外币的特征,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作假货币、冒充真货币的行为。伪造货币罪侵犯的客体是货币的
生物化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但是由于生命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其内容抽象晦涩,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目标不明确,进而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望而生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成功的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一套针对中职生群体的职业性向测评方面的科学而系统的量表。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建立与完善中职学校学生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职业性向测评体系。针对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