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转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建设中来。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对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经济条件、文化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获得感,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分析界定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相关概念,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次分析了就业质量、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制度等因素的内涵特征及其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了8个研究假设,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CLDS)中的个体问卷数据,利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和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等方法对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算分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以及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用人单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资本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其总影响效应分别为0.418、0.374、0.364、0.277;(2)人力资本在社会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制度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而社会保障制度对用人单位制度的影响以及用人单位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影响则是不显著的。基于上述研究发现,论文从“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强化用人单位责任,改善工作环境;加强政府监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资本,强化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