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茸营养价值高,但其产地产量有限,所以松茸产品的掺伪造假现象日趋严重。传统的依赖形态学的检测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用分子生物技术对野生松茸及其深加工产品进行快速鉴伪检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以野生菌松茸为研究对象,对其内标准基因进行筛选,建立定性定量检测体系,随后,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七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建立定性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体系,并将之与核酸试纸条检测技术相结合,通过优化检测时间和缓冲液种类,建立可用于快速、可视化检测的LAMP——胶体金核酸试纸条检测体系,主要研究结果为:1.以云南香格里拉松茸为研究对象,采用CTAB法、SDS-CTAB法、高盐酶解法以及试剂盒提取其基因组DNA,对基因组DNA进行完整性、浓度及纯度、酶切以及PCR扩增检测,通过对比各项检测结果,确定高盐酶解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最高。2.从NCBI中的Nucleotide数据库中筛选出物种特异性良好的pol基因(登录号:AB016926.1)作为松茸内标准基因。针对pol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云南香格里拉松茸、四川甘孜松茸、吉林延边松茸、青头菌、黄谷熟、小美牛肝菌、鸡枞、姬松茸、茶树菇、香菇、杏鲍菇、金针菇、平菇等13种食用菌DNA为模板,利用定性和定量PCR成功验证pol基因具有良好的物种特异性,其中定性PCR检测的灵敏度为8 ng,定量PCR检测的灵敏度为32 pg。同时,Southern blot分析显示pol基因在松茸基因组中的拷贝数为单拷贝,PCR产物测序显示pol基因不存在等位变异。3.通过对LAMP的影响因素(Mg2+浓度、Bst DNA聚合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内引物和外引物比例、内引物和外引物浓度、dNTP浓度以及甜菜碱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松茸内标准基因pol最佳等温检测体系,定性LAMP的检测灵敏度为0.8 ng,基于Eva Green的定量LAMP检测灵敏度为16 pg。同时对核酸试纸条的反应时间和缓冲液种类进行优化,首次建立了针对pol基因的LAMP-胶体金核酸试纸条检测体系,其检测灵敏度为0.8 ng。利用建立的快速检测体系对食品标签中含有松茸的深加工产品进行检测,包括:松茸饼干、松茸酱以及油松茸,仅有松茸饼干中可以成功检测到含有松茸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