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消费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煤炭的需求日益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煤炭资源的消费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有利于认识和提升我国的煤炭消费水平,并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我国煤炭资源的消费现状出发,分别研究了煤炭消费量和消费效率的区域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对煤炭消费量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时,利用泰尔指数测算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四个区域煤炭消费的差异性和贡献率情况。在对煤炭消费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时,首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测算了我国30个省区和四个区域的煤炭消费效率,接着通过测算不包含环境因素和包含环境因素两种情况下我国煤炭消费的综合技术效率,将我国30个省区的煤炭消费效率分为四种模式类型,最后在前文测算出的效率值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煤炭消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分别以人口和经济增长为权重时,我国的煤炭消费泰尔指数在1998-2010年之间都呈现出小幅度波动趋势,在2010年以后则开始逐渐上升;从区域内和区域间角度来看,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我国煤炭消费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当以人口为权重时,区域内差异主要源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以经济增长为权重时,区域内差异主要来自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在两种权重情况下,中部地区均是造成区域内差异的主要原因。(2)煤炭消费效率的静态分析结果显示: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综合技术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影响东部地区煤炭消费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规模因素,影响中西部地区煤炭消费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因素,而影响东北地区煤炭消费效率的主要是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共同作用。煤炭消费效率的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全要素煤炭消费效率总体处于下降趋势,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使煤炭消费效率呈现负增长。(3)从煤炭消费效率模式的分类中可以发现,我国30个省区中有25个省区处于高环境高经济效率模式和低环境低经济效率模式,分别占26.7%和56.7%,两极分化较明显,而山东、黑龙江和重庆3个省区处于低环境高经济效率模式,青海和内蒙古两省区则处于高环境低经济效率模式。(4)对煤炭消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除了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与煤炭消费效率负相关之外,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技术进步均与煤炭消费效率呈正相关,对我国各区域煤炭消费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增加时会对煤炭消费效率的提升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食品质量问题的增多,大众对食品质量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大。作为食品企业对于食品质量的保证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其最终目的是追逐企业利益
在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主要存在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研发资金不足、国际型经营人才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从扶持上市、金融创新、产业引导、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强政府
回首70年前,在全国革命即将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候,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也呈现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已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农产品产地加工及储藏对于有效提升农产品的
为研究葡聚六糖诱导黄瓜对霜霉病的系统抗性机制,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了诱导后黄瓜不同叶位叶片中木质素和可溶性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Ca2+、水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