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逐渐变得更加激烈。而在高校中有一群特殊的大学生,他们是既有较高水平的运动技能,又有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面临的就业问题又不同于普通大学生。如何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高水平运动员职业期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显示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对职业的期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明,1、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职业期望对工作性质、工作待遇以及工作地点等因素关注较多,而对企业内部情况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的关注较少,显示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职业期望存在不合理性,过于关注工作本身,而忽略长远发展;2、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对工作地点的期望受性别、家庭出生背景以及运动员类型的影响较大,整体上对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以事业单位等工作性质的期望较高;3、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男女性别差异对职业期望具有明显影响,男性高水平运动员偏向于富有挑战型、高收入的工作,而女性则偏向于稳定型、中等收入的工作;4、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职业期望受家庭背景的影响较大,农民家庭、国企事业单位家庭出生的高水平运动员偏向于稳定的、离家近的工作,而自由职业家庭出生的高水平运动员则偏向于竞争激烈、收入高的工作;5、普通高校不同类型高水平运动员的职业期望存在明显差异,球类高水平运动员偏向于高收入的工作,而田径类高水平运动员偏向于中等收入的工作。职业期望是影响高水平运动员择业的核心因素,而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职业期望存在诸多问题:过于追求稳定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热衷于待遇较好的职业,职业选择的偏向性较为明显;在稳定性和高收入性工作的选择中,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在对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职业期望的科学规划进行出谋划策。其一,充分认识自己;其二,建立健康的择业观;其三,将自己的爱好与特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其四,构建以就业中心、任课教师、教练员为主体的协作机制;其五,高水平运动员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