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东方鲀仔鱼期的摄食、生长与成活

来源 :大连水产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红鳍东方魨仔鱼的摄食、生长和成活.仔鱼的饲养水温为16±1℃.实验结果显示:仔鱼在孵出后4天开始摄食,此时其卵黄囊体积由0.636mm<3>减少到0.375mm<3>;12日龄时,卵黄基本耗尽并开始形成鳔;PNR为15.3日龄;最大初次摄食率在卵黄耗尽的当天出现;仔鱼能维持9天高达90﹪以上的摄食率;仔鱼孵出后3天的日平均增长率为0.217mm/d;在混合营养期和PNR前的外源性营养期,饥饿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0.017mm/d;PNR后,饥饿仔鱼呈负增长;全长与日龄的生长方程以及死亡率与日龄的相关式分别为,L=2.5221+0.395×t-0.0338×t<2>+0.0014×t<3>,R=0.99和M=5.00×10<-3>×e<0.5319t>r=0.95,P<0.01n=100,t=12-18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鉴别饥饿仔鱼的过程如下: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分析的正确率为96.2﹪.24小时的摄食节律为:红鳍东方魨仔鱼属于白天摄食,其摄食高峰在14:00和18:00.
其他文献
该文初步研究了皱纹盘鲍血细胞的体外吞噬功能、血细胞吞噬的化学发光和血细胞内及血清中溶菌酶的溶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皱纹盘鲍的血细胞可以分为三类: (1)细胞大,直径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是我国目前海水养殖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沿海兴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花鲈养殖热,并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由于人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对虾夷扇贝5种组织的9种同工酶和1种非酶蛋白进行了生化遗传研究.从EST、MDH、ME、α-AMY、CAT、SOD、PT7种同工酶中共检测到25个基因座位、11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为一种集约化养殖的名贵鱼类,养殖前景广阔。实践中发现香鱼性成熟后雌雄个体之间存在性别生长相关二态性(sexual size dimorphism),雌鱼销售价格比雌
近年来,在全球一些高生产力的近海海区,受人类活动、全球变暖、富营养化等因素的影响,水母在全球许多海域出现的数量及频率不断加大,并呈现出明显的种群暴发现象。我国所在的东亚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养殖渐渐走入渔民的养殖过程中,水质传感器的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推广,渔民可以实时的监测到养殖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的数据,利用数据来养殖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病的持续暴发是阻碍养虾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尚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因而建立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抗WSSV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就种群初始密度及各环培胁迫因子(食物、温度、pH值及生物因素等)对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隶属纤毛门,盾纤目)种群增长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初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