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朝医方剂鹿茸大补汤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鼻粘膜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雌性BALB/c小鼠50只(清洁级别),使用完全随机分配法将全部小鼠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即空白对照组、过敏性鼻炎模型组、鹿茸大补汤低剂量组、鹿茸大补汤高剂量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适应饲养10天后,每隔3天对除空白对照组外的4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致敏,其使用OVA与Alum混合液(0.2 mL/只,5次)。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朝医方剂鹿茸大补汤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鼻粘膜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雌性BALB/c小鼠50只(清洁级别),使用完全随机分配法将全部小鼠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即空白对照组、过敏性鼻炎模型组、鹿茸大补汤低剂量组、鹿茸大补汤高剂量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适应饲养10天后,每隔3天对除空白对照组外的4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致敏,其使用OVA与Alum混合液(0.2 mL/只,5次)。随后使用20%卵清蛋白(OVA生理盐水溶液)诱导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即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20%OVA滴鼻联合雾化的方式建立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并参考小鼠行为评分表进行评分,此阶段为期21天;模型制备成功后对3组治疗组使用灌胃的方式进行为期14天的药物干预,与此同时空白对照组使用0.3%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并参考小鼠行为评分表进行评分;末次药物干预后处死全部小鼠,取其眼动静脉血、鼻组织、肺组织,并使用相应的方法对标本进行处理;利用ELISA检测相应细胞因子(IL-4、IL-5、IL-13及IFN-γ等)在小鼠眼球血清中浓度水平;采用HE染色处理小鼠鼻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评估其鼻粘膜病理学改变的程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小鼠鼻粘膜中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使用免疫印迹检测的方式观察小鼠肺组织中NF-κBp65和p-p38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小鼠行为评分结果显示,较过敏性鼻炎模型组结果而言,经鹿茸大补汤高低剂量及地塞米松溶液灌胃干预后小鼠挠鼻、喷嚏等行为明显减少(P<0.05)。2.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过敏性鼻炎模型组血清中IL-4、IL-5、IL-13计数大幅度增加,IFN-γ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较过敏性模型组结果而言,治疗组经药物干预治疗后其眼动静脉血清中IL-4、IL-5、IL-13被有效抑制计数明显降低,IFN-γ计数则明显提升(P<0.05)。3.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过敏性鼻炎模型组鼻粘膜病理改变明显,模型组小鼠完整的鼻粘膜被严重破坏,有大量上皮脱落并伴有淋巴细胞增生,鼻粘膜水肿充血严重,粘膜下层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P<0.05);较模型组结果而言,经药物干预的各组小鼠其鼻粘膜病理改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鼻粘膜损伤较轻粘膜较完整,炎症细胞浸润及粘膜充血情况得到改善(P〈0.05)。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可见过敏性鼻炎模型组鼻粘膜中细胞(如:上皮细胞、腺体细胞、炎症细胞等)显现明显的棕黄色,其鼻粘膜中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大幅度升高(P<0.05);较模型组免疫组化结果而言,经高低剂量的鹿茸大补汤及地塞米松溶液灌胃干预后,其鼻粘膜中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得到有效的抑制,黄色颗粒颜色明显变浅(P<0.05)。5.Western blot灰度分析结果显示,参照空白对照组,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NF-KBp65和p-p38MAPK蛋白阳性表达大幅度升高(P<0.05);较模型组结果而言,经高低剂量的鹿茸大补汤及地塞米松溶液灌胃干预后,其肺组织中NF-κBp65和p-p38MAPK蛋白阳性表达得到有效的抑制(P<0.05)。结论:1.朝医方剂鹿茸大补汤可抑制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鼻粘膜炎症反应;2.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p65和p-p38MAPK蛋白阳性表达,调控Th1/Th2免疫平衡相关。
其他文献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面向用户供电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无功优化能够提高电压质量,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随着电网的规模扩大以及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增加,系统的运行状态表现出强互动、多耦合、高随机性的特征,传统的无功优化方法存在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计算速度慢等问题。与此同时,电力系统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呈现指数的增长,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配电网大数据中的潜在信息,为解决无功优化问题提
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自动化采摘技术得到不断的提高。实现复杂背景中绿苹果的目标识别对苹果的质量管理、市场优化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复杂背景中绿苹果的目标识别受到光照、阴影、果实重叠与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识别率较低。为了解决复杂背景带来的干扰,本文以绿苹果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绿苹果目标的分割、识别方法。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绿苹果图像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噪声干扰,使用多种滤波方法进行对比试验,通过
目的:尽管目前国内外治疗指南强烈建议KOA(Knee Osteoarthritis,KOA)主要以功能锻炼为主要干预方式,并先前已有报道跪行治疗KOA的有效性[24],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临床效果出发,通过肌学测试、运动学、动力学、临床量表等手段,为跪行训练治疗KO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可靠依据,并从生物力学角度探究潜在机制,以期验证中医骨伤“筋骨平衡”理论在现代临床中的运用。方法:从研究目的出
1目的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讨证型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层中医药防治提供
由于传统储能技术引发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人们开始致力于寻找环保型且高能量密度的储能材料,这促进了各种储能系统的快速发展。近来,与当下发展应用最为广泛但却不安
众所周知,数据转换器是模拟世界和数字世界相互联系的桥梁,因此模数转换器(ADC)在电子世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技术和CMOS工艺的发展,各种应用领域中对ADC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生物、医疗电子和便携式手持电子设备等先进领域,不仅需要ADC具有较高的精度,还需要有较低的功耗。传统的单一结构的ADC已经不能满足系统的需求,新型混合结构的ADC的研究迫在眉睫。噪声整形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是一类编码效率可以接近香农限的好码,由Gallager于1962年提出。由于校验矩阵的稀疏性,LDPC码在码长很长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高效译码,其译码复杂度与码长呈线性增长关系。因此,LDPC码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数字存储和深空通信等系统中,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LDPC码的最大似然译码可以归结为整数规划问题,它是一
一直以来,磁电效应在信息存储、传感器、可调变压器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吸引着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巨大兴趣。寻找最佳的复合方式从而获得高磁电耦合系数一直是该领域内研究的重点。基于层间应变的多层聚合物基复合薄膜是目前研究磁电效应的常见方式之一。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FeO_3(简称BFO)纳米颗粒,探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BFO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的影响,并选取最佳BFO纳米颗粒与聚合物P(VDF-Tr
电弧风洞的主要作用是模拟飞行器进入大气层时高温高压的气动环境,对航空航天飞行器的防热材料、动力布局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电弧加热器系统作为电弧风洞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了电弧风洞的试验能力。目前电弧加热电源的研究较为成熟,而等离子体电弧加热器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论文针对电弧加热器的建模与控制展开研究。首先,分析研究电弧加热器的电气特性,建立了基于电流、电压和气流量的等离子体电弧神经网络模型。该模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对腔内修补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后腹主动脉瘤体体积变化的评价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了在2014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行腹盆部增强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随访的9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平均第3个月(2.1~4.8个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