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树在佛教由小乘向大乘嬗变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他系统整理早期般若经典,深化佛教“缘起”理论,成为大乘佛教空宗的奠基人。其中观思想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也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想构成,龙树由此在中国被尊为“八宗共主”。 本文从历史学研究方法入手,以龙树代表著作《中论》汉译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宗教学和哲学研究方法,重点考察和探究《中论》的理论构建,尝试挖掘中观思想的思维运作模式。首先,以整理和爬梳中观思想发展的脉络为基础,紧扣其核心内容“空”、“二谛”、“涅槃”、“菩萨”等思想进行深入探讨,以中观思想自身发展为线索,将这四者关系重新组织,彰显中观思想由观入证的实践体系。其次,从鸠摩罗什《中论》汉译本入手,围绕“缘起”、“因果”以及“自性”三个概念,通过界定各自在中观思想中的内涵以挖掘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立体展现缘起因果观下的性空中道。三者互动过程中也体现佛教缘起认知模式中“现观现证”的体证式思维方式。最后,对宇宙现象从观人证,及其中互相建构的巧妙转换,以中观中缘起的正观认知模式重新架设。展现龙树中观思想由因果事相至缘起法理再至无生中道的思维进路,在此逻辑演化的基础上试图给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提供另一种思考方式。 综上,经由对龙树中观思想的思维特色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尝试总结中观思想由观入证、现观现证的思维方式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