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土壤腐殖质中,腐殖质组分对土壤肥力和团聚体形成有直接的贡献。土壤团聚体是鉴定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和含量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成为土壤质量高低、抗侵蚀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为了寻求土壤腐殖质组成成分对土壤抗侵蚀能力影响的原因,特进行本次研究,以期在找到土壤侵蚀过程中腐殖质作用机理的同时,也可以为减少水土流失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林窗下箭竹林、高山栎这四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团聚体的数量特征和腐殖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 从土壤剖面来看,由于地表生物的累积作用,土壤表层腐殖质含量较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腐殖质含量逐渐减少;腐殖质各个组分中,胡敏酸的含量随着土层的深度加深而逐渐变少,而富里酸含量随着土层的深度加深而逐渐增多;表层土壤中HA/FA值除了高山栎土壤外均大于1,第二、三层土壤中HA/FA值小于1。 (2) 土壤团聚体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几何平均直径与几何标准差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针阔混交林和高山栎林下土壤具有较大的团聚体直径。四种植被下土壤的分维数范围在2.40~2.78之间,〈0.25mm团聚体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越大;12个样品中,暗针叶林下土壤的第二层和暗针叶林窗箭竹林下土壤的第三层的分形维数最大,说明了他们的结构最差。 (3) 四种植被条件下的土壤团聚体的保存机率基本上是3~1mm、1~0.5mm粒径级的团聚体的保存机率大,遭到破坏的可能性小;〉10mm、0.5~0.25mm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