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面积占全球的71%,具有储存及交换热量、CO<,2>和其它活性气体的巨大能力,对全球环境变化起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海岸带及近海的海洋生态系统在为近海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物产与服务的同时,其自身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其生态环境正不断恶化。
在全球海洋生态不断恶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也存在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健康面临极大风险,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来及时准确地监测评价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通过研究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改善当前海洋环境被破坏与污染的现状,保护我国现有的海洋资源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质量,为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据此,本文就我国近海生态健康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综合我国海洋生态历史调查资料和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标准;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模型法建立了灰色系统法综合评价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模型;通过将模型应用于1997年黄渤海近岸海域及黄渤海地区各个省市临近海域的历史数据,并将其评价结果与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加以比较;并将评价模型应用于2005年渤海湾生态监控区5月和8月的两次调查结果、2003年12月黄海南部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两个实例。
研究结果显示,本文建立的灰色系统法综合评价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模型与传统的污染指数法之间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三个实例的应用表明了该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可应用于我国不同年份、不同海域、同一海域的不同季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评价过程综合了水质、沉积物、生态等多种评价指标的影响,得出四个不同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而证明本文建立的评价模型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