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口面部痛是多种炎症疾病和神经痛综合征的统称,是指与头部、面部和颈部的硬组织和软组织有关的疼痛。据报道,美国近1/4的成年人受到过口面部痛的困扰。用于治疗口面部痛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抑郁药、抗惊厥药以及阿片类药物等,但它们的临床应用范围受到了其副作用的严重限制。因此,临床亟需新型的高效低副作用的镇痛新药用于口面部痛的有效治疗。孤啡肽受体(NOR)是阿片受体家族的第四个成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面部痛是多种炎症疾病和神经痛综合征的统称,是指与头部、面部和颈部的硬组织和软组织有关的疼痛。据报道,美国近1/4的成年人受到过口面部痛的困扰。用于治疗口面部痛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抑郁药、抗惊厥药以及阿片类药物等,但它们的临床应用范围受到了其副作用的严重限制。因此,临床亟需新型的高效低副作用的镇痛新药用于口面部痛的有效治疗。孤啡肽受体(NOR)是阿片受体家族的第四个成员,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均有分布。现有的研究表明,NOR激动剂在炎症痛、神经痛等慢性痛中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且在非人类灵长动物中不产生成瘾、呼吸抑制和瘙痒等副作用。口面部痛往往是由口面部炎症和神经损伤导致的,因此NOR可能是口面部痛治疗的潜在靶点。在已有的构效关系研究基础上,Chang等人利用多位点修饰的组合策略发现并报道了一类高效的肽类NOR选择性激动剂——[(p F)Phe~4,Aib~7,Aib11,Arg14,Lys15]N/OFQ-NH2(NOP01)。其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表现出的NOR激动活性均强于母体孤啡肽。为了进一步评价孤啡肽系统在口面部痛中的作用机制,本论文以NOR高效肽类激动剂NOP01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了不同的注射水平下,NOP01在口面部福尔马林痛模型——一种三叉神经持续性疼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并利用药理学拮抗和免疫荧光等方法对其镇痛作用位点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实验结果表明:中枢(鞘内)、外周(局部皮下)和系统(腹腔)三个不同水平注射NOP01在小鼠口面部福尔马林痛模型中均能产生剂量依赖的镇痛作用。进一步利用不同的受体选择性拮抗剂作为药理学研究工具研究发现:中枢和外周水平注射NOP01可通过激活NOR产生镇痛作用。并且,NOP01不通过血脑屏障,系统注射NOP01的镇痛作用是由外周NOR介导的。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局部皮下注射NOP01可以显著降低福尔马林所引起的同侧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中c-Fos表达的上调,即NOP01可以抑制福尔马林引起的TG神经元兴奋,这与其在口面部福尔马林痛模型中镇痛的行为学结果相一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药物联用能有效降低单个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其副作用。NOR激动剂与Mu阿片受体(MOR)激动剂被证明在多种模型中具有协同的镇痛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NOR激动剂与MOR激动剂联用用于治疗口面部痛的可行性,本课题选用肽类分子DAMGO-NH2作为MOR激动剂,系统评价它与NOP01局部皮下共注射后的镇痛活性。实验结果显示,DAMGO-NH2在体外功能性实验(钙动员检测法)中表现为MOR受体的高效激动剂(EC50=1.39 n M,Emax=102.1%),同时在口面部福尔马林痛模型中,局部皮下注射DAMGO-NH2能通过外周MOR产生剂量依赖的镇痛作用。进一步通过NOP01和DAMGO-NH2联用和等高线法计算表明,局部皮下联合注射NOP01与DAMGO-NH2在口面部福尔马林痛模型中具有协同镇痛作用。综上所述,NOR高效肽类激动剂NOP01不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和外周水平注射均能通过NOR对口面部痛产生镇痛活性。并且,NOP01与MOR激动剂DAMGO-NH2在外周水平联用能产生协同镇痛作用。因此本论文将为口面部痛的病理学机制和相关镇痛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其他文献
陇中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区域,该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工造林是该区生态恢复和保护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水资源相对匮乏,该区域人工林树木耗水和土壤供水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断加剧。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作为陇中黄土高原的重要造林树种,明确其水分传输特征与调节机制,对于深入理解两树种耐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日常工作中产生了大量特征丰富、结构复杂的无标签数据。由于人工标记数据往往具有高额成本,因此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典型的无监督学习方法,仅根据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就能挖掘到有用的信息,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基于图表示学习的聚类算法是该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之一。尽管近几十年不同学者提出了许多基于图表示学习的聚类算法,但仍存在学习到的表示图不具有适于聚类的连通图结构或者对噪声和离
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9月,国内所拥有的汽车数量已经达到了3.9亿辆,随着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长,一些交通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给道路相关管理部门带来了挑战。现阶段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实时、可靠的交通流预测可以为交管部门缓解道路拥堵提供理论依据,方便出行人员更清楚的了解路况,及时的获取路况可以
第一部分白细胞介素-7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持续刺激致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作用研究造血干细胞与造血祖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增殖、分化,生成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以满足机体抗感染免疫的需求。机体发生感染时,会产生IFN-γ、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在感染初期,炎症细胞因子会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向髓系分化,以补充外周血中消耗的单核细胞与粒细胞;但若感染持续时间过长且无法清除,炎症
图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数学交叉的一门学科,它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图问题;此外,将不同的事物作为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作为边,研究点与边之间的关系。因此,图论的应用具有普适性,不论在现实生活还是计算机网络中均被广泛应用,如最短路径规划,知识图谱,连通分量,复杂网络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用到图标号或图染色等方法。图标号是图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部分,自从学者Rosa提出
背景和目的在排除酒精和其他明确损伤肝脏的病因,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这种临床病理综合症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其发展过程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纤维化(Liver fib
随着数据呈现出大规模和复杂化特征,当前聚类模型不能有效的进行数据聚合,因此大规模和高维数据集成聚类模型被提出。近年来,大规模数据集成聚类领域,谱聚类算法成为该领域基础模型,能够有效地挖掘大规模数据的簇结构,将有效簇结构信息应用到医学、生物学、气象等领域,促进领域信息发展。基于数据维度高维化发展,高维数据出现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基于高维结构复杂性,针对信息不完全挖掘问题,提出了子空间挖掘模型,提升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不断扩散,人们的学习生活逐渐受此影响,学习环境被不断推动着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学信管理模式往往在学生学籍、学生成绩、学分认定以及学生综合测评等环节存在因数据中心化程度过高而导致的易被篡改等潜在风险。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可追溯且不可篡改等特点,可实现学信数据可信存储、数字内容确权和身份认证等。本文对区块链共识算法进行研究,并就学信问题进行了智能合约研究,将设计的智能合约嵌入进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空气中CO2含量过高,引起酸雨、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怎样将这些过量的CO2气体转化为有附加值的化学燃料,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应对全球变暖,以及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人工光合成技术是实现CO2转化的有效策略之一,通过模拟自然界植物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水和碳基化合物。植物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由于具有较小的驱动电压、能耗小、广视角、可柔性弯曲、大面积制备、更快的响应时间、全色彩显示等优点一直以来深受科研人员和产业界的关注。作为新一代的固态照明技术和平板显示器,OLEDs的开发一直以来都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并且均集中在开发高性能发光材料和设备的结构优化上。目前存在的OLEDs材料通常是由小分子OLEDs材料和PLEDs材料所组成的。OLEDs通常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