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高考制度变迁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q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制度是教育制度中的关键环节,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是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工具。高考既涉及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利益主体,又和社会、政治、经济、学校教育、文化进行着双向互动。虽然关于高考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其研究视角、方法缺乏新意,不够深入,难以为高考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和比较法等方法系统总结了新中国高考制度沿革的历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了高考制度变迁的文化反思。导论部分主要是研究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一部主要论述了新中国高考制度变迁的历程。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先后经过了“酝酿期”、“建立和遭受挫折期”、“恢复和改革期”的变迁过程。高考制度改革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文化原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构成了高考制度变迁的背景深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高考制度变迁的机制。对高考制度生成的原因,高考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方式、路径依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三部分对新中国高考招生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文化分析。新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变迁的历程反映了价值变迁的趋势,总体上是从政治价值取向到经济价值取向,最终回归到以教育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为中心的全面价值取向。第四部分主要对高考的运行制度和内容进行了研究。应试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现象或教育模式,它已经成为一种教育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是高考制度异化的反映。第五部分是关于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城乡文化倾向研究。通过对2000-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分析,指出乡村考生的文化资本弱势以及高考试卷的城市文化倾向,本质上反映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最后一部分针对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文化是高考制度改革必须考虑的因素;理性是高考文化应有的思维方式;公平与效率是高考文化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价值观是高考文化创新的源点。从文化的视角对高考改革进行反思。
其他文献
<正>(本刊讯)记者日前从云南省普洱市副市长盛军处获悉,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天津天土力集团根据专利成果开发的全新速溶普洱茶新
经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在《资本论》与其他科学著作中,马克思广泛地研究了经济发展问题,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和特殊形式,形成了内容
本文从铁皮石斛的品种资源、商品归属、鉴定、化学成分、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分类综述,为合理地开发应用铁皮石斛资源提供参考。
<正>"后现代的境况事实上完美终结了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对所定义的艺术进程。尽管现代主义和形式主义尝试用一些成功来遮盖这个时代,但是他们最终失败了。在后现代情景之外,
<正>2.馅料调制(1)馅料的分类:饺子馅料种类很多,一般从味型上可分为常见的有以下5种,即咸鲜味(突出五香咸鲜味,俗称五香味)、咸甜味(突出酱香咸鲜甜味,俗称酱香味)、咸辣味(
心理战损伤是近期对心理战研究的重点,为了有效避免心理战损伤,文章对心理战的识别和防御做出研究,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心理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心理支持在心理战损伤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来自环境或个体的支持对受众在心理战中的表现至关重要。研究通过文献阅读和访谈法,将心理战类型分为了四种类型,分别是欺诈型、威慑型、怀柔型、离间型,并总结每种类型的典型案例,将四种类型心理战所可能造成的损伤分为8
本文介绍了作者认为目前最适用于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的一种奇异摄动问题的求解方法-O’Malley/Hoppensteadt方法,介绍了关于奇异摄动理论的一些新的结果,指出了奇异摄动现象
在当今各国都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振兴的大背景下,加强新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就现有研究资料来看,我国对教师及其专业发展的研究多以优秀或专
最早的商标保护——英国的假冒诉讼,从一开始就将商标使用作为商标保护的正当性基础,承认商标在使用中获得的巨大的商业信誉,并将其视为一种正当性财产予以保护。随着商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