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时期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性有所差别,而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在社会工作机构中出现了行政化现象。社会工作机构中的行政化现象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和行政性社会工作三者不同。专业性社会工作和行政性社会工作都是本着助人价值观进行的活动,推行社会工作的主体分别是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和政府。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而本文研究的社工机构中的行政化现象则是社工机构在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过程中,由于政府介入带来的影响专业活动实施的行政化现象。为了探究行政化对社工机构专业化的影响,笔者选取了个案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社工机构中的行政化现象明显,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减少和避免社工机构的行政化现象,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需要多方努力。论文以笔者实习单位为例,从服务人员配置、服务领域与对象、服务内容与方法、服务目标与价值、服务项目末期评估五个方面描述并分析了社工机构行政化现象的表现,行政化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社工机构的过度介入,也体现出政府维稳目标和社会工作专业助人目标的矛盾和冲突。当然,社工机构出现行政化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从社会工作机构自身资源不足、全能型政府的延续、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四个方面可以找到行政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同时我们也看到,如何避免和消除行政化现象对社工机构专业运作的负面影响是当前社会工作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社工机构中出现的行政化现象,本研究提出了几方面的可行性建议。从内部加强社工机构自身建设,摆脱资源依赖,培育成熟的社工机构,从外部改变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新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模式,并通过公民社会的建设和现代文化的引导提升社工机构运作的专业化和自主性,减少行政化色彩。从而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质量和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进程。